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宪政内涵及其构建途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6 10:01

  本文关键词:宪政内涵及其构建途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宪政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晶,是一个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所在。西方国家在不断的社会演变和发展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宪政社会,也为其他国家的宪政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宪政建设不可能完全按照一种模式进行。 对中国而言,我国对宪政理想的追求是由西方的侵略而引发的,在近百年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宪政道路遭受了各种挫折。总的来说,中国在宪政建构的时候,缺少一种理性主义的成份,缺乏对其深层次的认知。本人认为要建设宪政,首先应明白何谓宪政?宪政的真正内涵是什么?中国目前的宪政状况如何?中国构建宪政应通过什么途径? 本文首先从语义学的角度解释了宪政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西方宪政的起源和发展,并对西方学者关于宪政内涵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本人认为西方宪政是其自身结构发展与国家权力爆发矛盾的产物,其是自下而上产生的,而且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宪政包含很多内涵,如法律至上、有限政府、法律秩序等内容。而中国的宪政史是在外来的压迫下产生,其更多的是把宪政作为一个富国强兵的工具,是自上而下的进行宪政实施,中国学者关于宪政内涵的理解更多的是把宪政简单的和宪法、民主等同,其没有从多元化的角度分析宪政的内涵。 本文深层次的分析了宪政和宪法、宪政和权力、宪政和民主以及宪政和法治的关系,希望通过对宪政内涵外延的分析去挖掘宪政的内涵。通过以上分析,本人认为,宪政是把宪法、权力、民主和法治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一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前提,使宪法、权力、民主和法治达到一种平衡的和谐社会状态。 最后,本文针对以上对宪政内涵的分析,结合我国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对我国当前宪政的构建途径进行了分析,其中,针对如何保证宪法的权威,真正使宪法得以实施,提出了以下几点:首先,必须树立宪法权威,强化宪法意识,其次,必须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宪法诉讼制度以及宪法解释制
【关键词】:宪政 内涵 构建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21
【目录】:
  • 引言8-9
  • 第一章 宪政起源与发展9-17
  • 第一节 西方宪政起源及其发展9-12
  • 一、西方宪政的起源9-11
  • 二、西方关于宪政内涵的理解11-12
  • 第二节 中国宪政历程及发展12-17
  • 一、中国宪政的历程12-14
  • 二、中国关于宪政内涵的观点14-17
  • 第二章 宪政内涵的分析17-26
  • 第一节 宪政与宪法17-19
  • 第二节 宪政与权力19-22
  • 第三节 宪政与民主政治22-24
  • 第四节 宪政与法治24-26
  • 第三章 我国宪政构建途径分析26-44
  • 第一节 保证宪法的至上权威和真正实施27-34
  • 第二节 强化国民宪政意识34-38
  • 第三节 完善党的领导,推动政府创新38-44
  • 一、完善党的领导39
  •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39-41
  • 三、完善政府机构改革41-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艳茹;新民主主义宪政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保臣;我国近五年群体性事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艳妮;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永飞;宪政:现代国家的政治追求[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宪政内涵及其构建途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28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4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