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融合与制衡:《英国宪法》中的权力逻辑

发布时间:2017-04-29 21:05

  本文关键词:融合与制衡:《英国宪法》中的权力逻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英国公法学家沃尔特·白芝浩认为,英国宪法包含两个部分:“尊严的部分”——君主和贵族院;“效率的部分”——内阁和平民院。同时,英国宪法得以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几乎完全的融合。这些观点不禁发人深思:英国宪法为何被分为“尊严的”和“效率的”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各自拥有哪些权力以及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此外,行政权和立法权如何形成融合?权力融合后是否能被有效地制衡?本文秉持上述问题意识,以白芝浩的《英国宪法》为研究文本,在结合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具体分析白芝浩笔下融合与制衡的权力逻辑。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引论、尾论和四章内容。引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要的回顾和分析。第一章,以白芝浩《英国宪法》的产生背景为切入点,探索君主、贵族院、内阁和平民院的权力。首先,由白芝浩的学习经历和《英国宪法》的文章主旨入手,确定了白芝浩的分析路径以实证研究为主,其研究对象为宪法的实际运行状况。其次,回顾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进程中的政治博弈,结合此次议会改革法案,探索君主和议会的权力变动以及它们行使权力的方式。最后,回顾1867年议会改革的历程和结果,进一步明晰君主、贵族院、内阁和平民院的权力变化以及它们行使权力的方式。第二章,依循《英国宪法》中“尊严的”和“效率的”划分方法,解释行政权和立法权最终得以融合的原因。第一,“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分别代表了英国宪法的合法性理由和有效性理由:君主和贵族院凭借神性(君权神授)和贵族气质吸引了民众的崇敬和信服,内阁和平民院因享有行政权和立法权而有能力保障宪法的具体实施。此二者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构成权力融合的第一个条件。第二,君主仅具有(仪式上的)形式性权力,贵族院仅具有(立法上的)搁置性权力,二者在英国保守主义和遵循传统的文化氛围里,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权力融合的另一个条件。第三,内阁负责行政,平民院负责立法,但由于内阁产生于平民院、平民院受到内阁领导的多数党的控制,从而使得内阁成为连接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扣子”,出现行政主导立法、立法保障行政的特殊现象,最终促使了行政权和立法权的融合。第三章,权力的制衡得益于两个方面:“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之间的制衡;对最高权威(终局性权力)的制衡。首先,“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互为补充,属于制约与平衡的体现:前者防止后者走向集权和平民的暴政,后者防止前者走向君主专制和贵族统治。在“效率的部分”中,既存在内阁与平民院(产生机制上)的机构制衡,也存在立法指导行政、行政促进立法的职权制衡。其次,平民院是唯一的主权机构,新选的平民院则是维护政制、政策单一性和统一性的最高权威。但是,由于平民院的多变性、党派性和自私性,受到了来自贵族院和内阁首相的制衡,前者是防止平民院权力集中的安全阀,后者是节制平民院党派性和自私性的调制器。最终,确定《英国宪法》中权力制衡的逻辑。第四章,《英国宪法》及其权力逻辑在内容和方法上的承前启后。第一,白芝浩对英国宪法“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的划分,继承了约翰·米勒的公法思想,即政制的产生基于两大基本原则“尊严”和“权威”。第二,孟德斯鸠认为“三权分立”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对英国政治的观察,但白芝浩在对宪法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考察后,质疑了此种权力逻辑,他认为英国的行政权与立法权是处于融合状态的。第三,戴雪作为英宪理论的大家,在研究方法上由对法律条文和规则的实证分析,逐渐回归到由白芝浩所开创的对(不成文)宪法实际运行状况的实证分析。尾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英国宪法》的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白芝浩独辟蹊径地描述了英国宪法实际运行中的权力逻辑,丰富了权力制衡理论的内涵。但因未曾提及自由、法治和司法独立等有关宪法的重要问题,使得《英国宪法》存在美中不足之处。由于英国的政治改革具有渐进性和保守性特征,使得白芝浩对英国宪法的论述依然适用于今天,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的改革趋势。
【关键词】:白芝浩 英国宪法 融合 制衡 权力逻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56.1;DD9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论10-15
  • (一)研究缘起10-12
  • (二)研究现状12-14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14-15
  • 一、《英国宪法》的政治改革背景15-25
  • (一)白芝浩生平与《英国宪法》的出版16-18
  • (二)1832 年议会改革时期立法权向下院转移18-22
  • (三)1867 年议会改革时期内阁制度走向成熟22-25
  • 二、权力融合的宪法基础及表现25-37
  • (一)“尊严”和“效率”是英国宪法的两个部分25-31
  • (二)形式上权力与搁置性权力共同维护“尊严”31-35
  • (三)内阁是行政权与立法权融合的连接点35-37
  • 三、建立在融合基础上的权力制衡37-43
  • (一)“尊严”和“效率”的相互制约和平衡37-40
  • (二)“最高权威”和对“最高权威”的制衡40-43
  • 四、《英国宪法》的承前与启后43-51
  • (一)继承约翰·米勒“权威”和“效用”理论43-46
  • (二)对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理论的质疑46-48
  • (三)戴雪英宪理论:对白芝浩研究方法的回归48-51
  • 尾论51-54
  • 参考文献54-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自宁;;白芝浩的方法与问题 读《物理与政治》[J];中外法学;2007年06期

2 龚祥瑞;法与政治——读白芝浩《英国宪法》[J];比较法研究;1995年02期

3 范素;;图书·社会[J];书城;2005年07期

4 孙大雄;杨玖炼;;试论英国贵族院的发展命运及其启示——反观白芝浩的观察视角[J];南方论刊;2006年11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靖皓;“进化”岂为万“物”之“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陈小文(商务印书馆译作室);宪法:在理论与现实之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傅勇;最后贷款人:央行的角色把握尺度[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和国际关系教授 佛罗伦萨欧洲大学研究所历史学教授 哈罗德·詹姆斯;拉丁区别[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彪;融合与制衡:《英国宪法》中的权力逻辑[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2 王陆;福泽谕吉的君主观与白芝浩的《英国宪法》[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融合与制衡:《英国宪法》中的权力逻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35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