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00:02

  本文关键词: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方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地方立法程序的设计和构建很大程序上决定着地方立法的良善与否,影响着地方立法的民主科学化进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地方立法程序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领域法治建设的发展。 整体而言,我国地方立法程序仍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其所针对的是我国长期“官本位”思想主导下的复杂的立法国情,且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地方立法程序也面临着新问题、新形势,这些是我国地方立法程序面对的新课题和挑战。因此,改革与完善中国的地方立法程序,是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建立科学的地方立法程序制度,才能形成一个由《立法法》和地方各级立法程序法组成的一个立法程序体系,保障地方立法的有序运作。 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的理论研究是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的基础。明确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的价值、内涵及所遵循的原则是实现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的前提。此外,《立法法》对我国地方立法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是地方立法必须遵循的上位法。因此,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的理论研究不能脱离《立法法》的基本规定。 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的实证研究,需要关注我国地方立法依法探索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本文中以上海市为例,,从1983年至今,对上海市探索、和完善地方立法程序中的特点和成绩予以分析,从而去粗取精,总结规律走向。 我国的地方立法程序基本上分为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法案、公布法案四个阶段。立法规划和议案起草是提出法案的前期环节,对于我国立法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现象,其中的立法起草协调是地方立法科学化的新问题。立法提案权是法案到法的先决要件,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政府立法提案权的膨胀和人大代表立法提案权的虚置之间的矛盾。审议法案是法案到法的关键,其中的审议权限、审次制度和如何审议是尚待完善之处。立法表决决定了一项法案最终能否成为法。表决制度的公正合理是立法民主科学的应有之义。立法公布是立法为公众认知、遵守以及开展立法评估、监督的前提,应结合新兴媒体的兴起思考如何拓展公布渠道。 关于地方立法程序的完善化思路,本文结合以上实际问题,借鉴了我国上海、江苏等地的有效的立法经验,此外还参考了国外值得借鉴的立法制度。从立法规划、立法起草、立法审议、立法表决和公布,以及从立法中的监督和立法后的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构建了具体制度。这些都旨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推进我国地方立法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地方立法 立法程序 科学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4
  •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0-11
  • 二、 文献综述11-13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13-14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4-16
  • 第二章 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的理论研究16-25
  • 第一节 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的价值16-19
  • 一、 程序法保障实体法目的的实现16-17
  • 二、 立法程序的控权价值17-18
  • 三、 我国地方立法的实践需要18-19
  • 第二节 立法程序科学化的内涵19-21
  • 一、 静态和动态的双层结构19
  • 二、 程序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19-20
  • 三、 民主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平衡20-21
  • 第三节 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的原则21-25
  • 一、 合宪性合法性原则21-22
  • 二、 立足实际原则22
  • 三、 民主原则22-23
  • 四、 效益原则23-25
  • 第三章 国内地方立法程序的依法探索:成绩与存在的问题25-38
  • 第一节 《立法法》对地方立法程序的规制25-26
  • 第二节 地方立法程序的依法探索:成绩及特点26-27
  • 一、 探索起步阶段(1980 年到 1985 年)26
  • 二、 初步发展阶段(1985 年到 2001 年)26-27
  • 三、 发展完善阶段27
  • 第三节 我国地方立法程序存在的问题27-38
  • 一、 立法规划的问题28-29
  • 二、 立法起草中存在的问题29-30
  • 三、 膨胀与虚置的立法提案权问题30-34
  • 四、 法案审议中存在的问题34-36
  • 五、 法案的表决36-37
  • 六、 法案的公布37-38
  • 第四章 地方立法程序的完善化思路38-46
  • 第一节 立法规划的完善化思路38-40
  • 一、 立法规划需要立足本地实际情况38-39
  • 二、 完善立法规划的审批39-40
  • 第二节 立法起草的完善化思路40-42
  • 一、 建全起草回避制度,完善起草方式40
  • 二、 多渠道汲取民意,完善起草论证40-41
  • 三、 加强部门、地区之间的立法草案协调41-42
  • 第三节 落实立法提案权的思路42-43
  • 第四节 立法审议的完善化思路43-46
  • 一、 明确主任会议职责范围43
  • 二、 完善常委会审次制度43-44
  • 三、 完善地方立法听证44-46
  • 第五章 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的制度完善46-52
  • 第一节 立法监督制度的问题及完善对策46-49
  • 一、 立法监督的法律程序规定46-47
  • 二、 立法监督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47-48
  • 三、 立法监督的完善建议48-49
  • 第二节 立法评估制度的完善49-52
  • 一、 立法评估的意义49
  • 二、 立法评估的主体49-50
  • 三、 立法评估的内容50-52
  • 总结52-53
  • 参考文献53-5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8-59
  • 后记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进元,汪新胜;程序控权论[J];法学评论;2004年04期

2 孙潮,寇杰;论立法程序[J];法学;1995年06期

3 刘艳梅;张基奎;;从价值分析的视角论立法科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陈云良;邓慧强;;法律价值的模糊性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年09期

5 何渊;;美国的区域法制协调——从州际协定到行政协议的制度变迁[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6期

6 张诚,卢东凌;立法目的、立法程序探析——兼评《立法法》[J];现代法学;2000年05期

7 薛佐文;论我国的立法监督制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7期

8 赵静波;李宝奇;;和谐社会与地方立法观念的转变[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周旺生;关于中国立法程序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法学;1995年02期

10 苗连营;追求效率的程序——关于立法程序制度构造的另一种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43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