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政保障
发布时间:2023-03-31 17:5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论题。本文在对和谐社会思想的渊源、内涵探讨的基础上,阐述了笔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笔者认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提出的一个伟大理念,而要引导我们的社会走向和谐,就要建立在对自然科学规律和社会科学规律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在于:(一)协调好各个阶层和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均衡格局。(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遵循和弘扬宪法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宪法的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宪政建设:1、宪政主义的平衡和谐观念有利于利益关系的协调。2、宪政所维系的秩序是和谐社会形成的标志。第一,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保国家与公民这一最基本社会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第二,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确保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3、宪政所保障的人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4、宪政所维护的正义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宪法在保障和谐社会构建方面存在不足。1、现有立法利益整合机制存在不足。2...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和谐社会基本理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
(一) 中国传统和谐观的本质、价值、机理
(二) 中国传统“和谐”观的逻辑层次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 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第二章 宪政建设对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
一、遵循和弘扬宪法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宪法的保障
(一) 宪政主义的平衡和谐观念有利于利益关系的协调
(二) 宪政所维系的秩序是和谐社会形成的标志
(三) 宪法保障的人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四) 宪政所维护的正义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宪政建设
第三章 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宪政保障
一、完善利益整合机制,实现利益和谐的保障
(一) 我国现有立法利益整合机制的不足
(二) 完善利益整合机制的思路
二、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一) 现有公平正义保障方面的不足
(二) 完善公平正义保障的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75532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和谐社会基本理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
(一) 中国传统和谐观的本质、价值、机理
(二) 中国传统“和谐”观的逻辑层次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 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第二章 宪政建设对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
一、遵循和弘扬宪法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宪法的保障
(一) 宪政主义的平衡和谐观念有利于利益关系的协调
(二) 宪政所维系的秩序是和谐社会形成的标志
(三) 宪法保障的人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四) 宪政所维护的正义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宪政建设
第三章 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宪政保障
一、完善利益整合机制,实现利益和谐的保障
(一) 我国现有立法利益整合机制的不足
(二) 完善利益整合机制的思路
二、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一) 现有公平正义保障方面的不足
(二) 完善公平正义保障的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75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77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