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诉讼制度之构建
发布时间:2017-07-02 22:19
本文关键词:我国宪法诉讼制度之构建
【摘要】:随着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广大民众对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保护自己基本权利的宪法推崇备至。因此,许多学者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宪法诉讼相关理论模式及国内外宪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构建宪法诉讼制度的重要性,以充分实现宪法规范向宪法现实的转化,让宪法真正成为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和限制政府公权力的有效机制。 “无诉讼即无宪政”。正是基于此理念的认识,西方许多国家在其制定宪法时或之后,,无不建立了适合本土国情的宪法诉讼制度。而在我国,却出现了一种极其罕见的现象:即其他部门法律无不例外的都可以进入诉讼,但是,在法律体系中处于金字塔顶端地位和根本法地位的宪法却不能够进入。这无疑与一些西方宪政发达国家遵循的法治理念背道而驰,而且也使得我国的宪法时常处于失灵状态,无法对公民的人权保障起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要使我国具有虚化地位的最高法宪法进入广大民众的实际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引入诉讼,建立宪法诉讼制度。 本文从宪法诉讼的含义着手,分析宪法诉讼的特征,以及与其相混淆的概念的区别,以准确定位宪法诉讼的含义;通过对国外相关诉讼模式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以及与我国现实法治理论和宪法司法化事例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模式,以期为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构建提出自己可行性的建议,为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与壮大尽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宪法诉讼制度 宪政 诉讼模式 权利 权力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3-15
- 第2章 宪法诉讼制度的概述15-20
- 2.1 宪法诉讼的概念15-16
- 2.2 宪法诉讼的特征16-17
- 2.2.1 宪法诉讼的评判标准是其最高价值16
- 2.2.2 宪法审判的主体是特定的机关16-17
- 2.2.3 宪法诉讼有明确的受案范围17
- 2.2.4 宪法诉讼的程序具有多样性17
- 2.3 宪法诉讼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17-19
- 2.3.1 宪法诉讼与宪法监督17-18
- 2.3.2 宪法诉讼与行政诉讼18
- 2.3.3 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18
- 2.3.4 宪法诉讼与司法审查18-19
- 2.3.5 宪法诉讼与宪法司法化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国外有关宪法诉讼制度的模式20-27
- 3.1 普通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20-22
- 3.1.1 普通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的特点20-21
- 3.1.2 普通法院型模式的优点与缺点21-22
- 3.2 宪法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22-23
- 3.2.1 宪法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的特点22-23
- 3.2.2 宪法法院型模式的优点与缺点23
- 3.3 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模式23-25
- 3.3.1 宪法委员会模式的特点24
- 3.3.2 宪法委员会模式的优点与缺点24-25
- 3.4 域外宪法诉讼模式的归纳25-26
- 3.5 本章小结26-27
- 第4章 我国宪法诉讼构建的必要与可行性27-37
- 4.1 我国宪法诉讼制度构建的必要性27-29
- 4.1.1 为我国市场经济提供法律上的支持27-28
- 4.1.2 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确立28-29
- 4.1.3 宪法自身的需要29
- 4.2 我国宪法诉讼制度构建的可行性29-36
- 4.2.1 域外宪法诉讼模式为我国提供借鉴29-30
- 4.2.2 市场经济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30-31
- 4.2.3 法规和司法实践提供法律上的可能31-35
- 4.2.4 党执政方式转变提供政治上的可能35
- 4.2.5 多元文化的形成提供文化上的可能35-36
- 4.3 本章小结36-37
- 第5章 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构建37-51
- 5.1 我国宪法诉讼模式的可能性方向37-40
- 5.1.1 普通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的方向37-38
- 5.1.2 宪法法院型宪法诉讼模式的方向38
- 5.1.3 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模式的方向38-39
- 5.1.4 我国宪法诉讼模式构建考虑的因素39-40
- 5.2 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模式40
- 5.3 我国宪法诉讼模式的具体设置40-42
- 5.3.1 违宪监督委员会的具体设置41
- 5.3.2 宪法法院的具体设置41-42
- 5.4 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审判程序42-49
- 5.4.1 我国宪法诉讼的一般程序43-44
- 5.4.2 我国宪法诉讼的特别程序44-49
- 5.5 本章小结49-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4-55
- 致谢55-56
- 作者简介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斌;法国的宪法监督与宪法诉讼制度——法国宪法第七章解析[J];比较法研究;1996年03期
2 沈跃东;;我国宪法诉讼的应选模式[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张婧飞;任峰;;从行政诉讼基本原则反思行政诉讼受案范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吴天昊;;法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特殊经验及其启示[J];法国研究;2007年01期
5 马岭;;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J];法学;2005年12期
6 童建华;;以英国为个案看不成文宪法国家的违宪审查[J];法学;2008年02期
7 范进学;;还要在三方面加以完善[J];东方法学;2011年03期
8 任进;建立健全宪法保障制度的若干构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梁光晨;;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推进持续稳定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6期
10 沈国琴;;结社权视野中的社会团体登记制度之重构[J];求实;2011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恩玉;法律位阶及相关适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强;论司法的政治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再学;试论韩国违宪审查制度[D];山东大学;2009年
3 邓庆立;公民司法救济权基本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宪法诉讼制度之构建
本文编号:511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1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