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亚洲国家宪政发展的道路初探:五大国家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12:17

  本文关键词:亚洲国家宪政发展的道路初探:五大国家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宪政 政治体制 亚洲


【摘要】:作为亚洲五国的中国、印度、南北韩(韩国和朝鲜)、日本与印度尼西亚宪政发展道路各有不同。究竟源于西方社会的宪政模式是否在其发源地以外也具有普遍适用性?亚洲又是否存在特殊的宪政模式或政治体制?如果我们从宏观历史与比较研究的角度审视这五国自十九世纪末直到今天的发展,便可发现,在现代和当代时期,宪政主义在亚洲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亚洲似乎没有产生特殊的"亚洲式"的宪政模式或政治体制,也没有足够证据显示亚洲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与宪政主义难以相容。恰恰相反,宪政主义能否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得以实施,似乎更多地取决于政治因素,以及战争、外国干预等具偶然性的历史事件的影响,而不是主要取决于文化与价值观念。
【作者单位】: 香港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宪政 政治体制 亚洲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引言宪政主义原为西方现代文明的产物,它既是一门学说,也是一种政治和法律的实践。它包含以下7个元素:法治、权力分立、权力互相制衡、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成文宪法、政府行为能受到违宪审查、政权依据宪法性规范和平交接①。在上两个世纪,宪政主义传遍世界每一角落,在此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振宇;;隐私权概念何以必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邓洪禹;16~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观念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白晟;;潘汉典比较法思想初探[J];比较法研究;2011年01期

4 焦洪昌;杨敬之;;从立法听证看人大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张念强;;对政府房地产调控的法学透析——以公权力的运行为视角[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范毅;;中国宪法文本上的“财政”概念群[J];财贸研究;2008年06期

7 邓联繁;蒋清华;;宪法典中公民权利与国家机构位次之辨正[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杨蓉;江国华;;历史的拐点——写在“七八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刘丽梅;刘晓莉;;诱惑侦查的理性分析与法律规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于沛霖;张贻翠;;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赵丹;;浅析1954《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兼论对现行组织法的修改[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邓联繁;;论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宜用禁止性规则[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邹小站;;自由主义若干思想观念的早期输入[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夏泽祥;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6 高波;中美代议机关财政权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薛剑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五四宪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季泽;国家审计法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王军;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神话[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张镭;习惯与法律:两种规则体系及其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拉萨;网络空间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文杰;行政许可设定的正当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孙煜华;绩效预算改革与人大预算监督机制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灿辉;论我国预算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志军;论海外华侨权益的法律保护[D];湘潭大学;2010年

7 洪亚军;论宪法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尹永杰;论隐私权的宪法保障[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阮松涛;论宪法土地权利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成潭;罢工行为立法规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国华;无诉讼即无宪政[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司莉;写在“八二宪法”实施20年之际[J];中国律师;2002年12期

3 辛农;弘扬宪政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浅析宪法与宪政的关系[J];西藏发展论坛;2002年06期

4 程华,齐小力,王守田;论十六大的主旨与宪政的发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周云帆,刘文静;宪政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其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刘琳t,

本文编号:530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30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7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