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死刑的宪法控制方案初探

发布时间:2017-07-07 20:15

  本文关键词:死刑的宪法控制方案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死刑 宪法控制 以命偿命 现实死亡 一命偿一命


【摘要】:控制死刑适用是宪法自身的要求,我国有必要建立死刑的宪法控制方案。根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生命权平等)与死刑的正当化根据报应刑论,被害人死亡是死刑适用诸要件中最为核心的要件,据此在宪法上可以"以命偿命"原则来控制死刑的适用。以命偿命原则具体包括现实死亡原则、一命偿一命原则与偿命方式对等原则三方面的内容。这一宪法控制方案具有公平性、明确性与可实践性。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死刑 宪法控制 以命偿命 现实死亡 一命偿一命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死刑制度的宪法控制”(项目批准号:12JJD82000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4.12;D921
【正文快照】: 关于死刑适用的控制措施,目前学界基本是在刑事法的框架内从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的。但是,如何严格控制死刑,不仅是刑事法的问题,同时也是宪法问题;或者说,如何严格控制死刑,并非刑事法能够独自完成,死刑适用还须受到宪法的有效制约。因此,在我国,讨论死刑的刑事法控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莉;;我国死刑案件被和解的非正当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莫丹谊;改革死刑复核制度的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3 陈光中,彭海青;我国死刑审判程序改革刍议[J];中国司法;2004年10期

4 李川,解永照;功利主义视角下的死刑新论[J];学习论坛;2005年10期

5 刘仁文;;落实死刑二审开庭的几个问题[J];观察与思考;2006年01期

6 童心;;关于死刑存废问题之思辨[J];法治研究;2007年03期

7 赵秉志;;中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8 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行刑时间制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马丽丽;胡东东;;死刑案件建立三审终审制的可行性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锐;;论死刑正当程序[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滢;;死刑案件中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探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武延平;武培;;学习董老的慎刑思想 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3 江桥;;乾隆朝民人死刑案件的初步统计与分析[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4 李卓凝;;浅谈死刑案件的法医临床学问题[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道鸾;;试论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6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温万名;;浅议最高人民法院拟收回死刑复核权——从董必武恤杀慎刑的法学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10 罗坷;梁腊梅;;我谈“两个证据规定”的背景和意义[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特邀专家咨询员 龙宗智;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规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欧阳晶;死刑案件由检察员负责审查[N];检察日报;2007年

3 朱新忠 李华胜 向巴四朗;全力支持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何淼玲邋通讯员 梁建军 江萌;省高院着力打造死刑案件“铁案工程”[N];湖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劲松;确保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工作顺利[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记者  陈海发 冀天福;要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记者  李劲松;确保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工作顺利进行[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最高人民法院 陈学勇;关于做好死刑案件民事调解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斗斗 本报见习记者 李娜;严格证明标准强化刑案防错机能[N];法制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斗斗;江苏:建立个案审判信息反馈制度[N];法制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胡常龙;死刑案件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华杰;论死刑适用的标准[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韩红;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张栋;美国死刑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刘云涛;死缓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果;论死刑正当程序[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康瑛;论减少死刑目标下的死刑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U,

本文编号:531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31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6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