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本文关键词: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摘要】:人类文明在进入21世纪以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仍有众多危机事件威胁着我们。在这些危机事件里有自然灾害,如海啸、地震;也有人类冲突,如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这些突发情况,无一例外使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陷入到慌乱之中。这时为了避免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将损失降到最小,国家政府便会宣布受影响的区域进入紧急状态。紧急状态下,国家权力迅速扩张,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公民的部分基本权利会受到限制,此时公民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防御的效果大打折扣,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紧急状态是有别于普通社会常态的特殊形态,是对一国法制化水平的一次检验,然而要想在紧急状态下做好对基本权利的保护却并非易事,一方面国家权力的扩张往往伴随着对公民基本权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压缩的同时,还要做好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因此,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是紧急状态下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突破点。本文通过对紧急状态进行研究,发现紧急状态时期国家权力会对公民基本权利领域进行干涉,因此有对其保护的必要性,但是在保护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某些方面的克减。在此,笔者认为克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权利。最后,结合当下我国紧急状态法律体系的现状,对如何处理好紧急状态时期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发现其中对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公民基本权利 紧急状态 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问题9-10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第二章 紧急状态的辨析15-21
- 2.1 紧急状态的界定15-16
- 2.2 紧急状态的特征16-18
- 2.3 紧急状态与相关概念的辨析18-21
- 2.3.1 紧急状态与戒严18-19
- 2.3.2 紧急状态与突发事件19-20
- 2.3.3 紧急状态与战争状态20-21
- 第三章 紧急状态时期公民基本权利保护21-30
- 3.1 紧急状态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影响21-22
- 3.2 紧急状态时期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必要性22-24
- 3.3 紧急状态下需着重保护的基本权利24-26
- 3.4 紧急状态时期对公民基本权利克减是为更好地保护26-30
- 第四章 紧急状态下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保护制度分析30-36
- 4.1 紧急状态时期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模式分析30-31
- 4.2 我国紧急状态时期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不足31-36
- 4.2.1 没有一部统一的紧急状态法31-32
- 4.2.2 缺少紧急状态下对权力行使的监督32
- 4.2.3 没有明确紧急状态时期公民的基本权利32-33
- 4.2.4 应急行动效率低33
- 4.2.5 紧急状态时期公民基本权利的缺少救济途径33-34
- 4.2.6 紧急状态时补偿制度的缺位34-36
- 第五章 紧急状态下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保护制度的建全36-44
- 5.1 建立全面的紧急状态法律制度36-37
- 5.2 建立健全紧急状态下的监督机制37-40
- 5.2.1 立法机关的监督38
- 5.2.2 司法机关的监督38-39
- 5.2.3 社会监督39-40
- 5.3 明确紧急状态时期公民的基本权利40
- 5.4 建立行政应急机制40-41
- 5.5 建立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救济机制41-42
- 5.6 完善紧急状态时期的国家补偿制度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锦光,王丛虎;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牛凯;宪法解释若干问题初探[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王丛虎;我国宪法解释价值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5 王广辉;宪法解释与宪法理解[J];中国法学;2001年04期
6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7 孙婷婷;对我国宪法解释体制的一次挑战[J];中国律师;2001年12期
8 周伟;;宪法解释案例补充宪法规定的实证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周伟;宪法解释惯例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10 章志远;略论宪法解释的基本原则[J];法学杂志;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发;;修宪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时代性[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2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王振民;;宪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文祥;;分权原则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7 王士如;;从宪法到宪政的思考——立宪主义思想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张文显;刘红臻;;人权的宪法载列与保障:理由、进展与努力的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剑;;宪政法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许艳娜;;从立法层面保障我国宪法的实施[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文;也谈宪法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曹文琦 实习生 林熙;宪法:在普及中遭遇缺失[N];福建日报;2004年
3 杨景宇;宪法的稳定和与时俱进[N];人民日报;2003年
4 顾元;西方国家的宪法解释机制[N];学习时报;2000年
5 杨帆;宪法:关注历年考题的易出错点[N];检察日报;2007年
6 武汉大学法学院 潘弘祥;完善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四点建议[N];检察日报;2007年
7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叶中;关于我党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思考[N];北京日报;2008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刘仁文;也谈宪法之道[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徐贲;解释宪法是法官的事,也是民众的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10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谭钟毓;中日韩宪法移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蕾;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思留;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丰收;论我国准二元宪法解释体制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阳;论宪法解释[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瑜程;宪法解释的类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洁;论宪法解释权的主体[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婧博;宪法责任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李宇;论宪法解释的主体[D];延边大学;2007年
7 许傲雪;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D];郑州大学;2007年
8 杨熙玲;宪法解释[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郝静;宪法解释权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佩佩;宪法解释权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35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3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