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宪法语境下的联合司法解释
本文关键词:试论宪法语境下的联合司法解释
更多相关文章: 最高人民法院 联合司法解释 宪法权力 司法权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自设立后就发布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其行使司法权的方式之一。按照主体多少,司法解释可以分为最高法院单独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最高法院和其他主体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也即联合司法解释。本文认为,联合司法解释即最高法院作为主体,与其他中央部门联合下发的涉及或影响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法律、法令具体实施的解释。本文初步探讨联合司法解释这种特殊的司法解释会具有怎样的宪法意义。具体来说,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联合司法解释的内涵及其历史沿革。先从司法解释的涵义入手,首先指出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中关于“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学说体系具有重大的缺陷,对司法解释的认识不能单纯按照主体划分来认识。之后,本文指出,不宜使用“司法解释性文件”和“司法文件”的表述,而是应该选择更加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联合司法解释”一词,并对联合司法解释作出了初步界定,它与单独司法解释相比具有主体多元、效力范围延伸、制定过程的协商性和内容复杂多样的特点。最后从法律规范的角度对联合司法解释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查,将其划分为“无法可依”时期、有法可依的非规范化时期和相对规范化时期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按照法律规范对主体性质的不同认识对联合司法解释进行分类。联合司法解释主体可以分为四类,即宪法文本中的司法机关、诉讼中的司法机关、以执行法律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和其他机关,其中其他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党委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主体的不同,决定了其职能的不同,一方面可以影响到联合司法解释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窥探出不同主体的地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最高法院的地位。 第三部分从宪法的意义去解读联合司法解释对中国横向权力、纵向权力以及司法权的不同影响。宪法所确立的横向权力关系为中央一体的整体权力关系,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处于权力的核心,行使国家立法权。“一府两院”按照国家职能的需要分工负责国家的行政和司法职能。联合司法解释的存在使得这种初步的分工沦为虚有:行政权和司法权侵蚀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又相互影响,扩大各自的领域范围。在纵向关系,中央处于主导地位,通过联合司法解释,中央行政权力可以影响地方相应的行政部门和地方人民法院,以最高法院为代表的司法权也可以影响地方人民法院和行政部门。在司法权方面,联合司法解释打破了经典的司法权概念,中国的司法权形成了“大司法”的特性,即一方面以最高法院为主,其他机关团体分享司法权;另一方面在多元主体的背景下,司法权承担起多样的政治职能。上述大司法的特性使得中国的司法权在扩张权力的同时,也不得不消耗精力应付“公关”,以致可能消弱其专业性。 第四部分是结语部分。在结语部分,对联合司法解释的存在理由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即中国司法权的定位以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司法权使得联合司法解释的存在成为可能,并因具有现实效果而可能继续存在下去。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 联合司法解释 宪法权力 司法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联合司法解释的内涵及历史沿革10-25
- 一、联合司法解释的内涵10-19
- (一) 司法解释的规范分析10-15
- (二) 司法解释的学理涵义15-16
- (三) 联合司法解释的内涵16-19
- 二、联合司法解释的特征19-20
- (一) 主体类型的多元化19
- (二) 效力范围的延伸性19-20
- (三) 制定过程的协商性20
- (四) 内容的复杂多样化20
- 三、联合司法解释的历史沿革20-25
- (一) “无法可依”时期的联合司法解释21-22
- (二) 有法可依的非规范时期的联合司法解释22-23
- (三) 相对规范化时期的联合司法解释23-25
- 第二章 联合司法解释文本的分类考察25-32
- 一、宪法文本中的司法机关——最高检察院25-26
- 二、诉讼法中的司法机关——公安部等26-27
- (一) 诉讼中的司法机关26
- (二) 公安部26-27
- 三、以执行法律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司法部、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27-28
- (一) 司法部27
- (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27-28
- 四、其他机关或社会团体28-32
- (一) 行政机关类28-29
- (二) 党委机关29-30
- (三) 其他团体30-32
- 第三章 联合司法解释的宪法意义32-49
- 一、中国宪法文本的权力架构32-35
- (一) 中央横向权力32-34
- (二) 中央与地方的纵向权力34-35
- 二、联合司法解释对中央横向权力的影响35-40
- (一) 联合司法解释扩张了司法权和行政权各自权力的范围35-37
- (二) 联合司法解释明晰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实际宪法地位37-38
- (三) 联合司法解释体现行政权与司法权对立法权的侵蚀38-40
- 三、联合司法解释对中央与地方纵向权力的影响40-43
- (一) 联合司法解释扩张了中央行政部门对地方行政机关的权力影响范围41-42
- (二) 联合司法解释创造了中央司法权影响地方司法权和行政权的路径42-43
- 四、联合司法解释对传统司法权的影响43-49
- (一) 传统司法权的涵义43-44
- (二) 联合司法解释对中国司法权的影响44-49
- 第四章 联合司法解释的初步检讨及结论49-52
- 一、联合司法解释的初步检讨49-50
- 二、未竟的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7
- 致谢57-58
- 附录58-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规范性司法解释在法律体系实施中的责任和使命[J];法学;2011年08期
2 孙壮;;新法规不会让一个丈母娘失落[J];新西部;2011年09期
3 陈保建;;浅议法律解释[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4 长平;;男女平等是真爱的前提[J];青年记者;2011年25期
5 赵杰;;物化婚姻面对法律算计[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3期
6 王士荣;;《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房产条款备受瞩目[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1年09期
7 徐焱;;论司法解释之法源地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李强;;“新婚姻法解释”保护了谁?[J];商周刊;2011年18期
9 王涛;;试论我国对解除合同异议期间的司法解释[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10 ;一语惊人[J];法治与社会;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伟;;论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司法解释的悖论性现象[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张崇高;;关于学习贯彻“两高”司法解释(二) 应着力解决好几个问题的思考[A];依法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友苏;;从某个司法解释所联想到司法权的不当扩张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立法”现象刍议[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昊;;试论我国现行法律解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毛建中;;青少年性犯罪的刑罚谦抑化论争之辨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6 王向和;;规范 完善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制度——《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有关举证期限的解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邸万奎;;从司法解释和司法判例看我国专利侵权判定的实践和发展[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8 孔庆德;;论承运人向托运人和收货人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评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9 练姿秀;;《保险法》对保险信息不对称的矫正——兼论《保险法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对此的完善[A];黑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三届理事会一次会议文集[C];2004年
10 杨家学;崇维洁;;建设工程实务中优先受偿权法律问题研究[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 昊;关注司法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最高人民法院 周道鸾;司法解释工作规范化的回顾[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记者 张冯焱 通讯员 燕国俊;一条建议促成司法解释[N];郑州日报;2008年
4 山东省海阳市人民法院 丛艳;司法解释体制的规范及其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记者 袁祥;整治手机淫秽色情司法解释即将出台[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袁定波;整治手机淫秽色情司法解释将出台[N];法制日报;2010年
7 傅达林;司法解释让网络扫黄避免运动式治理[N];法制日报;2010年
8 华侨大学法学院讲师 吴情树;司法解释过度化的隐忧[N];南方周末;2010年
9 记者 陈菲 崔清新 裘立华 张遥 王晓磊 杨金志;两高司法解释净化网络环境[N];人民日报;2010年
10 ;两高司法解释,有助打击色情网站“幕后推手”[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明和;司法解释认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郭晶;刑事领域中行政犯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张东平;WTO争端解决中的条约解释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蒋涛;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张晋元;法流失论[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利荣;论量刑的合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严景阳;司法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丁天球;比较法视野中的刑法不溯及原则的宪政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活年;试论宪法语境下的联合司法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冯岩岩;软件反向工程合理使用的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邵栋豪;我国刑法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冯丹;法制、人权、宪政[D];苏州大学;2006年
5 彭莹;论我国司法解释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完善[D];安徽大学;2007年
6 苏洪财;我国法院判决依据的几个难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宋路军;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司法解释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8 刘俊宽;论刑法适用中的法官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安佳;我国法律解释体制法理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燕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实务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36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3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