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之问题辨析

发布时间:2017-07-27 01:05

  本文关键词: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之问题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宪法监督 宪法审查 备案审查 宪法解释


【摘要】:当下,在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以及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理论上需要澄清的问题,主要是违宪审查与违法审查的混同、备案审查取代违宪审查、宪法监督规避宪法解释。违宪审查与违法审查存在本质的差异,应当将违宪审查独立出来,专设违宪审查程序;备案审查机制涉及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宪违法的双重审查问题,绝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违宪审查,更不能以此取代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的形构;宪法解释与宪法监督的目的不同,因而解释宪法并非完全出于对宪法实施监督之目的,而监督宪法实施过程之中也并非必然有宪法的解释。在我国目前宪法与法律确立的宪法监督与宪法解释机制框架之下,尝试建设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存在宪法、法律上的充分依据,其前提是需要尽快制定《宪法监督程序法》与《宪法解释程序法》。只有具备了程序要件,才能真正启动我国违宪审查与宪法解释机制。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宪法监督 宪法审查 备案审查 宪法解释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权利与政治研究”(12JJD820001)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1笔者在此把不属于宪法审查的其他是否合乎法律或合乎行政法规等审查统称为“合法(律)审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提出了“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使命,具体要求是“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莫纪宏;;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合法性”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叶海波;;最高人民法院“启动”违宪审查的宪法空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钱宁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历史、现实和趋势[J];学海;2007年06期

4 王锴;;我国备案审查制度的若干缺陷及其完善——兼与法国的事先审查制相比较[J];政法论丛;2006年02期

5 王锴;;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蔡木子;[N];长江日报;201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跃东;;我国宪法诉讼的应选模式[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郑秋阳;;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政府备案审查[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王学辉;;“依法治法”的整体性图式构建——基于“法”的多重含义的统合与超越[J];当代法学;2011年01期

4 古明秀;;立法监督中备案审查制度的规定及其完善[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4期

5 唐群雁;;论政府法制机构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J];法制与社会;2012年14期

6 黄金荣;;“规范性文件”的法律界定及其效力[J];法学;2014年07期

7 范进学;;授权与解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变法模式之分析[J];东方法学;2014年02期

8 饶龙飞;;论违宪审查依据的范围——以宪法渊源为参照[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9 温辉;;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研究[J];法学杂志;2015年01期

10 何美琳;;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为视角[J];法制博览;201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恩玉;法律位阶及相关适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道波;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王茂庆;中国法制转型期的“权利观”考察[D];山东大学;2012年

4 郭清梅;行政规定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江澎涛;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豪;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马凯;行政立法监督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周隆基;制度性歧视的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阳;行政备案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仇洪山;我国立法监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长江;中国地方公债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汤晨;我国配套立法及其监督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姜述_";地方立法程序与技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李冉;论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陈颖;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强荣;行政立法的性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李宏宇;我国行政立法监督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武宁;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D];内蒙古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之伟;宪法司法适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法学;2001年11期

2 王磊;法官对法律适用的选择权[J];法学;2004年04期

3 董和平;;废止齐案“批复”是宪法适用的理性回归——兼论“宪法司法化”的理论之非与实践之误[J];法学;2009年03期

4 黄正东;;废止齐玉苓案“批复”与宪法适用之关联(下) 宪法司法化是脱离中国国情的空谈[J];法学;2009年04期

5 熊文钊;;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下适用宪法[J];法学;2009年04期

6 胡锦光;;齐案“批复”并非解释宪法最高人民法院不应废止[J];法学;2009年04期

7 张千帆;;中国宪政的路径与局限[J];法学;2011年01期

8 马岭;孙志刚案的启示:违宪审查还是违法审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汉斯·凯尔森;张千帆;;立法的司法审查——奥地利和美国宪法的比较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10 王锴;;我国备案审查制度的若干缺陷及其完善——兼与法国的事先审查制相比较[J];政法论丛;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工;试论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J];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余尘;试论我国宪法监督模式的构建[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3 马继红;对加强和完善我国宪法监督的几点认识[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4 康琳娜;宪法监督模式的比较与思考——对完善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启示[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王秀玲;我国宪法监督模式的理想选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6 安丽;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滞后及其创新探析[J];理论月刊;2002年07期

7 武丽娟;关于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年S1期

8 申亚东;我国宪法监督模式的构想[J];学术论坛;2002年01期

9 吴延溢;宪法监督的理论起点及其逻辑展开[J];江汉论坛;2002年02期

10 吴延溢,那述宇;我国宪法监督模式的结构性缺失[J];江汉论坛;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文艺;徐中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监督体制的思考——以宪法监督模式为视野[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胡锦光;宪法监督制度:改进、发展与完善[N];检察日报;2012年

2 葛吉平;实施宪法监督 推进依法治国[N];法制日报;2003年

3 王雪莲 卢志勇;完善我国宪法监督机制的理论思考[N];黑龙江日报;2004年

4 尚晓宇;社会发展呼唤实质意义的宪法监督[N];检察日报;2004年

5 刘方飞;加强宪法监督 健全监督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许 琳;挪威的宪法监督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刘小妹;西方国家宪法监督制度比较研究座谈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把握良好契机 推进法治建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朱海波 作者系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学博士;完善宪法实施机制[N];广西日报;2006年

10 程湘清;政治文明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N];人民代表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道明;我国宪法监督模式之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汪小锐;宪法监督模式的比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3 郄晓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虚置无效的制度外部原因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4 朱毅伟;试论宪法监督[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岩;关于完善我国特定机关宪法监督制度的构想[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赵山华;宪法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徐凌;中国宪法监督制度设置之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汤战生;完善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构想[D];四川大学;2006年

9 傅玮;论我国宪法监督体制之重构[D];湘潭大学;2006年

10 邱伟;基本权利未立法问题之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79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79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f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