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地方立法统一审议的交涉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04:06

  本文关键词:地方立法统一审议的交涉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立法 统一审议 交涉 强化


【摘要】:地方立法统一审议中的交涉是在法制委对法规草案进行统一审议的过程中,法制委成员和其他列席人员之间,,在其他专门委员会审议意见、前次常委会审议意见以及其他意见的基础上,为实现法制统一和抑制不当利益的目标,通过平等协商、辩驳和妥协等方式达成共识的活动。在价值上,交涉对立法程序而言不仅具有自身价值,而且具有工具价值。在功能上,交涉有助于立法质量的提高。 在法律和部分地方性法规中,可见关于保障统一审议交涉的规定,涉及列席人员、重要意见的不采纳说明、分歧处理办法的制度内容。通过对地方立法统一审议报告和说明的文本分析反映出,交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制度保障不足、交涉程度有限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转变立法程序观念、明确交涉原则。从公开和扩宽交涉主体范围营造交涉外部制度。从完善列席和意见整理、实行一事一议、植入辩论机制、规范汇报制度以及分歧处理办法实现对交涉内部制度的强化。
【关键词】:地方立法 统一审议 交涉 强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11
  • 一、 问题的提出7-9
  • 二、 研究对象9
  • 三、 研究方法9-11
  • 第一章 交涉的含义及其意义11-17
  • 第一节 交涉的含义和特征11-12
  • 一、 交涉的含义11
  • 二、 交涉的特征11-12
  • 第二节 交涉在立法程序中的价值12-14
  • 一、 交涉的自身价值12-13
  • 二、 交涉的工具价值13-14
  • 第三节 交涉在地方立法统一审议中的作用14-17
  • 一、 交涉对维护法制统一的作用14-15
  • 二、 交涉对抑制不当利益的作用15-17
  • 第二章 地方立法统一审议的交涉性之现状分析17-38
  • 第一节 地方立法统一审议规则内容分析17-22
  • 一、 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内容分析17-21
  • 二、 初步评价21-22
  • 第二节 地方立法统一审议交涉性的运行状况22-38
  • 一、 地方立法统一审议中“列席”与意见收集情况分析22-24
  • 二、 地方立法统一审议中意见反映和处理情况分析24-30
  • 三、 地方立法统一审议报告、说明对结果呈现方式的分析30-32
  • 四、 初步评价32-38
  • 第三章 地方立法统一审议交涉性的强化38-48
  • 第一节 地方立法统一审议中的观念和原则38-40
  • 一、 转变立法程序观念38
  • 二、 明确统一审议交涉原则38-40
  • 第二节 营造统一审议交涉外部制度40-42
  • 一、 公开制度40-41
  • 二、 扩大交涉主体41-42
  • 第三节 完善地方立法统一审议交涉的内部制度42-48
  • 一、 完善基本制度保障42-43
  • 二、 完善交涉前的意见整理43-44
  • 三、 植入辩论机制44
  • 四、 规范地方立法统一审议的汇报制度44-46
  • 五、 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定分歧处理机制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4
  • 附录54-56
  • 致谢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华;;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萨默斯“程序价值”理论评析[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2 刘武俊;立法程序的法理分析[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徐向华;;地方立法统一审议制度的法定功能[J];法学;2007年11期

4 何建辉;;立法:利益表达的过程[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5 丁祖年;吴恩玉;;立法公开的规范化与实效化探讨[J];法治研究;2013年03期

6 胡子敬;朱霖;;期待立法中的利益博弈进一步升华[J];人大建设;2006年10期

7 郭俊;;加强对地方性法规必要性的审查[J];人大研究;2007年02期

8 宋薇薇;;地方立法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J];人大研究;2011年03期

9 王宗炎;;关于地方人大立法审议机制的若干问题[J];上海人大月刊;2002年10期

10 袁冬冬;;现时期应加强立法博弈问题的研究[J];人大研究;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579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79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6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