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宪法文本的不同命运——《钦定宪法大纲》与《明治维新宪法》的不同结局探析
本文关键词:相似宪法文本的不同命运——《钦定宪法大纲》与《明治维新宪法》的不同结局探析
【摘要】:尽管《钦定宪法大纲》在立宪理念、立宪过程、文本结构等方面都与《明治宪法》存在着巨大的相似性,但二者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其原因由《钦定宪法大纲》和《明治宪法》在制定时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环境,乃至族群关系等具体因素上的差异所导致。
【作者单位】: 江苏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关键词】: 钦定宪法大纲 明治维新宪法 宪政史
【分类号】:D931.3;D929;D9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无疑聚集了诸多宪政史研究者的目光,相关的研究不绝于缕①,尤其是2008年,在《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一百年之际,还专门召开了以此为主题的宪法学研讨会。而关于日本《明治宪法》对《钦定宪法大纲》影响巨大,甚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岭;;君权从哪里开始让步?——来自《钦定宪法大纲》的启示[J];法学家;2008年04期
2 周少元;;试论《钦定宪法大纲》的法文化价值[J];法学;1996年06期
3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一)[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06期
4 武寅;;天皇制的起源及结构特征[J];历史研究;2012年03期
5 韩大元;;论日本明治宪法对《钦定宪法大纲》的影响——为《钦定宪法大纲》颁布100周年而作[J];政法论坛;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德峰;;中国宪政文化简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赵雅丽;;逊清小朝廷时期宫规习俗的变迁与动因之考察[J];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年01期
3 刘伟;清末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冯江峰;;清末的出版自由与报律的限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蔡文成;;民主、共和、宪政:辛亥革命的政治现代化选择[J];长白学刊;2011年01期
6 问昕;;辛亥革命的成败与中国现代民主政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熊元彬;;从清末立宪之争再探清廷立宪之意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王雷;;武力之外的政治诉求:北洋政局的另种走向——1916年的新旧约法之争[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孙兵;;论清末行政裁判院筹设之争[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樊锐;陈纯柱;;我国晚清预备立宪的困境研究[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佩佩;清末东三省清理财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爱荣;论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7 高月;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李秀原;民国宪政体制的选择与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郭艳茹;明清王朝治乱循环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廖常勇;清后期国债的财政制度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琳;董康与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莎莎;立法、监督与实效:晚清江西咨议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建英;清末官制改革的宪政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园林;财权·政权·宪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宗珍;议会在中国的兴起[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何亮;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盐政改革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龙飞;隐现二百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谢国荣;日本自民党执政体制及其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岭;;选举权的性质解析[J];法商研究;2008年02期
2 郑大发;;重评《钦定宪法大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06期
3 俞江;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的发现及初步研究[J];历史研究;1999年06期
4 尚小明;;“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质疑[J];历史研究;2007年02期
5 张锐智;;黄遵宪《日本国志》中的宪政思想及其影响[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2期
6 李秀清;中国宪政实践史上移植西方法的第一次尝试——清末立宪活动述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少元;;试论《钦定宪法大纲》的法文化价值[J];法学;1996年06期
2 马岭;;君权从哪里开始让步?——来自《钦定宪法大纲》的启示[J];法学家;2008年04期
3 刘静;周印;;《钦定宪法大纲》法学评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4 张剑;;《钦定宪法大纲》内容解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刘柳儿;;晚清钦定宪法大纲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百年前宪政实验:立宪不可挡,清廷不可救[J];公民导刊;2008年10期
7 马建红;;《钦定宪法大纲》:清末宪政观的制度载体[J];法律文化研究;2008年00期
8 韩大元;;论日本明治宪法对《钦定宪法大纲》的影响——为《钦定宪法大纲》颁布100周年而作[J];政法论坛;2009年03期
9 刘雅斌;;政治博弈与法制进步:对《钦定宪法大纲》的另一种审视[J];法学杂志;2010年S1期
10 贺嘉;评《钦定宪法大纲》[J];比较法研究;1994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春增;《钦定宪法大纲》文本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魏湘;晚清立宪的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孟祥帅;清末立宪中的日本因素[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81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8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