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理论本土化的法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1 20:29
本文关键词:尊严理论本土化的法理分析
【摘要】:我国宪法第38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虽然我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保护人格尊严,但因受到传统法律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尊严的理解是模糊,不成体系的。近年来,尊严理论成为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共同探讨的课题。尊严理论能否得到重视,关系到能否在司法实践中实现程序正义、保障公民权益,合理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等等。因此,笔者试着探讨尊严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探索出适合我国法制建设的一条新路径。 本篇文章除引言和结语部分,,正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尊严理论的渊源进行概述。在这部分中,笔者主要介绍尊严理论在中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历史发展和尊严理论的基本内涵,将西方哲学思想和我国儒家思想中关于尊严理论的内容作出总结,试着分析和阐述其基本内涵。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尊严理论在国内外的具体实践作出比较借鉴。在这部分中,笔者以德国宪法为例与我国宪法作出比较,探讨尊严理论在国内外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指出德国基本法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启示与借鉴。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我国法制建设进行理论反思,指出我国借鉴尊严理论的必要性。在这部分中,笔者举出近年来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我国行政公权力和刑事司法实践中执法滥用现象及原因,来说明我国司法实践应借鉴尊严理论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我国法制建设实践中借鉴尊严理论路径提出几点基本构想。在这部分中,笔者试图从完善思想观念和法律制度两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司法实践中行政公权力滥用现象和刑讯逼供现象,提出相关对策以便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
【关键词】:尊严理论 程序正义 公权力 刑讯逼供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D9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理论渊源:尊严理论的历史发展与基本内涵9-21
- 一、 尊严理论的历史发展9-14
- (一) 西方法律思想史中的尊严理论9-12
- (二)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尊严理论12-14
- 二、 尊严理论的基本内涵:以马修理论为主的探讨14-16
- (一) 尊严理论的涵义14-15
- (二) 尊严理论的正当性15-16
- 三、 作为程序正义价值基础的尊严理论16-21
- (一) 程序正义的概述16-18
- (二) 尊严理论是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18-21
- 第二章 比较借鉴:尊严理论在国内外的具体实践21-24
- 一、 宪法中的尊严理论之体现——以德国宪法为例21-22
- (一) 德国宪法上的人与宗教息息相关21
- (二) 尊严理论作为宪法原则体现在基本权利的制定21-22
- 二、 我国宪法中的尊严理论的体现22-24
- (一) 我国宪法中尊严理论之体现22-23
- (二) 我国与德国宪法当中尊严理论之比较23-24
- 第三章 理论反思:我国法制建设借鉴尊严理论的必要性24-28
- 一、 我国行政执法中公权力滥用违背尊严理论24-25
- (一) 行政公权力滥用现象违背尊严理论24
- (二) 我国行政公权力滥用的原因24-25
- 二、 我国在刑事司法中借鉴尊严理论的必要性25-28
- (一) 刑事司法中公权力滥用现象违背尊严理论25-26
- (二) 刑讯逼供现象践踏尊严理论的成因26-28
- 第四章 路径探讨:我国法制建设实践中借鉴尊严理论的基本构想28-33
- 一、 我国行政公权力引进尊严理论的基本构想28-30
- (一) 提高公民与行政公权力执行者的尊严意识28-29
- (二) 建立保障行政公权力侵害公民权利的完善机制29-30
- 二、 我国在刑事司法中借鉴尊严理论的基本构想30-33
- (一) 建立侦查与羁押分离的制度30-31
- (二) 赋予律师在场权和实行同步录音,录像措施31
- (三) 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助于遏制刑讯逼供31-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7
- 附录37-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文;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2 胡玉鸿;“人的尊严”思想的法律意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林国华;;法律漏洞与自由裁量[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庄世同;;法治与人性尊严——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1期
5 包玉秋;;论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平衡[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6期
6 陈端洪;法律程序价值观[J];中外法学;1997年06期
7 宋志军;;刑事证据法中的人道伦理[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8 谢立斌;;中德比较宪法视野下的人格尊严——兼与林来梵教授商榷[J];政法论坛;2010年04期
9 陈瑞华;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J];中国法学;2000年03期
10 林来梵;;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658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5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