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微博视角下的新闻自由

发布时间:2017-08-18 01:13

  本文关键词:微博视角下的新闻自由


  更多相关文章: 微博 新闻自由 话语权 知情权 隐私权 言论自由


【摘要】:新闻自由问题由来己久,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自由又具有了新的特点。新闻自由是一种表达性权利,它也可以看作是言论自由的体现,即公民可以通过各种合法渠道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自由、开放、及时、高效的网络媒体,新近发生的事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传播开来,人们的观点和立场也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得到了彰显,或褒或贬或中立,客观上反映出了公民在网络中进行新闻活动的自由。当下流行的微博便是公民在网络生活中交流的一种平台,这种新兴的依附于网络的交流形式,不仅改变了发布新闻的方式、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突出的是,微博“短”、“平”、“快”的特性与新闻的结合,为公众话语权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对言论自由尺度的把握也更宽,可以说对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起到了推动作用。微博是言论自由的窗口,而且是一种充分体现言论自由的象征。对此,不能对这一新生媒体予以苛求,而是应该首先从认识上对微博的言论自由特性有充分的体察。微博的特点在于以个人的视角,廖言片语、即时表达,对人对事发表所感所想,让观众们分享自己的精彩和感悟,而这些评论和感悟作为互联网上的公开信息能够为他人所查阅、获悉,因此相比正式场合的言论,微博上的言论随意性更强,主观色彩更加浓厚。正如权利都是相对的,微博上的言论自由也应受到合理限制。当言论自由借助微博平台有意无意侵犯到他人合法权益时,对于逾越边界的自由权利,必然需要通过一种法益上的衡量进行拦截。言论自由是相对的,其行使以不得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利为限。作为公民现实社会的投影和延伸,微博中的言论自由也并非是没有限制的。在微博上,当公民言论自由与他人利益发生权利冲突时,考虑微博影响受众不特定性、广泛性的“自媒体”特性,对微博上人们的言论是否受言论自由的保障、是否构成对让他人名誉权的不当伤害,也应进行法益衡量,综合考量发言人的具体身份、所发布言论的具体内容、相关语境、受众的具体情况、言论所引发或可能引发的具体后果等加以判断。有鉴于此,以微博这一新媒体的出现作为切入点,探讨网络时代这一大背景下的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保障与限制。
【关键词】:微博 新闻自由 话语权 知情权 隐私权 言论自由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问题的提出12-19
  • (一) 新闻自由的界定与依据12-15
  • 1. 新闻自由的界定问题12-13
  • 2. 新闻自由的依据13-15
  • (二) 新闻自由表达的新媒介—微博15-19
  • 1. 微博的界定15-16
  • 2. 微博的显著特点16-19
  • 二、微博表达新闻自由的两面性19-25
  • (一) 微博对新闻自由的积极作用19-22
  • 1. 提升了公众的知情权19-21
  • 2. 相对于传统媒体获得更多的话语权21-22
  • (二) 微博对新闻自由的负面影响22-25
  • 三、透过微博看新闻自由的法律规制25-33
  • (一) 通过新闻立法保障新闻自由25-28
  • 1. 我国对新闻自由保障的缺陷25-26
  • 2. 新闻立法的目的26-28
  • 3. 对侵犯新闻自由的法律法规进行违宪审查28
  • (二) 保障公民话语权的实现28-31
  • 1. 完善公民话语权机制29-30
  • 2. 加强公民话语权的制度保障30-31
  • (三)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31-33
  • 1. 国外有关知情权与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与行业做法31-32
  • 2. 探寻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点32-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宁,尹德亮;我国宪法制度对言论自由规定的不足及其完善[J];政法论丛;2003年04期

2 唐润华;因特网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03期

3 孙琳;;关于我国新闻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罗静;;我国新闻领域法律体系的构成与缺陷[J];新闻记者;2006年02期

5 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03期

6 黄德林,唐承敏;公民的“知情权”及其实现[J];法学评论;2001年05期

7 汪习根,李纬娜;论我国新闻自由的法律保障——发展权视角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匡文波;论网络传播学[J];国际新闻界;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691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91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