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与农民权利的宪法保障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土地征收与农民权利的宪法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土地征收之所以会频繁引发社会冲突,根本原因在于宪法无法有效约束政府权力,制止地方政府与民争利的行为。政府既是土地征收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土地征收的主导者和纠纷的裁决者,政府必然看重政府本身甚至个别官员的政治或经济利益而淡视甚至完全忽视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征收涉及到规范政府权力、保障农民权利和国家利益等问题,而从本质上来看,这些问题都是宪法问题。为彻底解决土地征收问题,实现农民权利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应当充分发挥宪法在约束政府权力、制止政府与民争利的行为和保障农民权利的实际作用。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公共利益 公正补偿 宪法保障
【基金】:北京大学张千帆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民权利与国家利益的宪法保障研究”(项目编号:09AFX001)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项目“乡村民主政治发展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B5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1;D922.32
【正文快照】: 时下,,土地征收问题已成为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焦点,土地征收引发的激烈冲突不仅让失地农民痛心,也为政府所疾首。面对日益严重土地征收问题,社会各界一直在理论上探寻土地征收问题的根治之道。综观目前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只要在法律上进一步明晰农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瑾秋;我国土地征收立法若干问题浅析[J];法学杂志;2005年01期
2 徐海燕;;公共利益与拆迁补偿:从重庆最牛“钉子户”案看《物权法》第42条的解释[J];法学评论;2007年04期
3 陈u&;城市化过程中集体土地的概括国有化[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4 程洁;;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程序失范与重构[J];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5 朱广新;农地使用权物权化建构的背景与思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4期
6 王利明;;论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J];政法论坛;2009年02期
7 胡锦光,王锴;论我国宪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中国法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 张千帆;“公共利益”并不要求征地[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申山,姜志德;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2 魏丽娇;;对土地征收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3 吴太轩;杨斌;;论失地农民参与治理制度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4 胡建淼;杨登峰;;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及其适用中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任进;;论地方制度及其宪法保障[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6 翟国强;;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7 王世涛;;论单一制中国的财政联邦制——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8 栾志荭;;印度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李恒广;;试论公益诉讼的宪政解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侯健;;表达自由法制中的管理性权力[J];比较法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千帆;杨英超;;村民自治的司法保障[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熊文钊;;农民工选举权状况的报告[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3 杨海坤;金亮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问题刍议[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世建;;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是禁止高校招生地域歧视的根本措施[A];“高校招生与宪法平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熊文钊;郑爱林;;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法治化[A];中国--瑞士“权力的纵向配置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炳辉;;权力控制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困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云生;;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宪法学[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8 余伟京;余美峰;蔡亮;;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农村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虚位——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基础理论探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9 李红波;谭术魁;彭开丽;;现行征地程序缺陷及其改进研究[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曾坚;;论信赖保护原则下“公共利益”的界定[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彬;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秦玉娈;中国国民税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闫莉;宗教信仰:自由与限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凤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曾坚;信赖保护原则研究:以法律文化和制度构建为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马明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陈建平;湖南省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李春晖;民族区域自治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董礼洁;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权[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欧;土地征收中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韩炳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朱辉强;论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利益冲突的个人权利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钟秋明;道路交通管理中限行措施的法学思考[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阮松涛;论宪法土地权利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钦灿;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洪世平;刑事诉讼职能管辖冲突及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洪亚军;论宪法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卫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千帆;“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J];比较法研究;2005年05期
2 姜昕;;比例原则释义学结构构建及反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韩俊;土地政策:从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J];调研世界;1998年05期
4 张旭东;谢云飞;;公共利益的界定及程序保障之设置——以规范我国征收征用制度为考察目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王利明;;《物权法》的实施与征收征用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2008年04期
6 沈亚军,姚宝珍;浅说越南农业改革之路[J];发展研究;1999年02期
7 颜运秋,石新中;论法律中的公共利益[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褚江丽;;我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路径与方法探析[J];河北法学;2008年01期
9 谢永豪,谢卫东;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10 钱忠好;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农地制度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兴文;;侵权性土地征收制度的正当程序矫治[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阮兴文;;土地征收的制度性批判与法治模式构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集合;;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理性分析[J];理论导刊;2008年02期
4 王姝;;简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J];经营管理者;2011年04期
5 徐燕峰;;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研究[J];科技广场;2009年02期
6 熊淑芳;;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变迁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7 于静;刘雪松;;土地征收过程中侵权责任的成因——以维护私权为价值基点[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张新佳;;谁为百姓埋单?——公私法交叉视野下征收征用的几个问题简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张海伟;王艳慧;;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6年22期
10 吴嫒婷;;农村土地征收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士如;;不动产征收补偿比较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2 胡光明;;浅谈普陀区土地征用的问题与对策[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沈开举;王红建;;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解读——一种检验反证的思路[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金群;李劲;;浅谈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标准[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5 赫然;;论土地征收征用中相对人权利的保护[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永超;;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立法建议[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论文集[C];2008年
7 安明贤;;试论行政征收征用制度中对“公共利益”的合理界定[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涂晓芳;;政府利益与政府行为[A];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C];2003年
9 宋雅芳;程雪阳;;论行政规划变更的法律规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乔牧;;人本主义背景下的“城中村”改造[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子忠;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N];江苏法制报;2009年
2 记者 陆昀;限制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泛化”[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3 萧瀚;土地征收与“非公推定”[N];南方周末;2007年
4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傅蔚冈;土地征收之必需与钉子户问题[N];东方早报;2010年
5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教授、政府学博士 张千帆;如何理解与界定征地中的“公共利益”[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6 范思军 白素萍;浅议土地征收与征用制度[N];大众科技报;2006年
7 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方明;如何界定公共利益[N];江苏法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黄秀丽;新征收条例难产[N];南方周末;2010年
9 鲁秀琳 戴燕;对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3年
10 钱弘道 马良骥;是否公共利益,应通过法定程序界定[N];检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乐渭;论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张韵声;征用补偿制度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肖顺武;公共利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柳海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自利与公共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石永军;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姜昕;公法上比例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范沁芳;西方公共利益观解读[D];苏州大学;2007年
8 范振国;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与限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高建伟;中国集体所有土地征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陈少琼;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鸿芸;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公共利益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2 张雷;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5年
3 董方;论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及其规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青松;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若干法律问题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梅红;在矛盾冲突中寻求衡平、公正[D];苏州大学;2004年
6 周辉;揭开“公共利益”面纱[D];复旦大学;2008年
7 徐骏;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喻翔;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法律问题与对策[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陈可猛;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李建辉;完善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思考[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23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2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