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试论代际生育平等权的社会权属性

发布时间:2017-08-25 12:30

  本文关键词:试论代际生育平等权的社会权属性


  更多相关文章: 代际生育平等权 自由权 社会权


【摘要】:代际生育平等权是指由于国家政策和法律对公民生育权的限制,导致不同代的公民生育权的不平等,因而其享有要求国家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与救济制度的权利。发生学视角下,代际生育平等权与社会权一样,皆以外在的"剥夺"为发生前提;保障方式上,两者皆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特点,强调国家作为义务和贯彻"物质优先原则";在权利主体方面,两者也具有相似性,即理论预设上两者的权利主体皆是全体公民,而现实权利主体却是部分公民。代际生育平等权具有社会权属性,是社会权子类型之一,这种界定极具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代际生育平等权 自由权 社会权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具体内容的调整,代际生育平等权问题凸显出来。代际生育平等权是指由于国家政策和法律对公民生育权的限制,导致不同代的公民生育权的不平等,因而其享有要求国家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障与救济制度的权利。这是一项涉及对不同代的公民生育权平等保障问题的新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炜辉;;论社会权的国家保护义务:起源、体系结构及类型化[J];法商研究;2015年05期

2 葛先园;;社会宪法中的国家观念及对国家社会治理目标的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3 葛先园;;社会国分配正义的道德难题及其破解[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龚向和;;论民生保障的国家义务[J];法学论坛;2013年03期

5 凌维慈;;历史视角下的社会权——以日本生存权理论的发展变革为视角[J];当代法学;2010年05期

6 胡玉鸿;;“剥夺”与法律上的“弱者”[J];学习论坛;2009年06期

7 胡玉鸿;;平等概念的法理思考[J];求是学刊;2008年03期

8 陈征;;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功能[J];法学研究;2008年01期

9 方新军;;权利概念的历史[J];法学研究;2007年04期

10 魏迪;;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以德、中两国为审视对象[J];当代法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茜;;论“己”[J];才智;2016年25期

2 朱军;;民生法治的三维路径考量:政策、权利与社会法治国[J];行政与法;2016年08期

3 尹德贵;;契约论权利观探微[J];学术交流;2016年08期

4 刘红;;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规范及国家的保护义务[J];法制与社会;2016年19期

5 周凌;赵金金;;论我国适用被判刑人移管制度之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时代法学;2016年03期

6 陈黎;;宪法视域下权利和自由的关系辨析[J];法制博览;2016年16期

7 徐博嘉;;“互联网+”视野下文化产业政府监管的新形态——以文化权实现的国家义务为起点[J];理论与现代化;2016年03期

8 葛先园;;试论代际生育平等权的社会权属性[J];法学论坛;2016年03期

9 陈绍辉;;论精神障碍患者人身自由权的保护体系[J];医学与法学;2016年02期

10 谢海定;;国家所有的法律表达及其解释[J];中国法学;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宇峰;;全球的社会宪法[J];求是学刊;2014年03期

2 高薇;;功能分化时代的宪法再书写:从国家宪法到社会宪法[J];交大法学;2013年01期

3 任喜荣;;“社会宪法”及其制度性保障功能[J];法学评论;2013年01期

4 张千帆;;论宪法的选择适用[J];中外法学;2012年05期

5 董宏伟;;民生保障的国家保护义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胡玉鸿;;社会契约与国家理性[J];政法论坛;2012年02期

7 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观念的逻辑与谱系[J];政治学研究;2011年05期

8 袁立;;作为基本权的劳动权国家保护义务[J];太平洋学报;2011年07期

9 汤剑波;;分配正义的三个前提性条件——罗尔斯、哈耶克与诺齐克的启示[J];哲学动态;2011年03期

10 姚大志;;分配正义:从弱势群体的观点看[J];哲学研究;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ohn Aron Grayzel;朱国栋;杨桂萍;;代际权利与责任语境下的青年展望:来自非洲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5期

2 成伟;;资源与环境代际公正及其实现[J];学术交流;2009年06期

3 梁成帅;;空间争夺与代际政治[J];求是学刊;2011年02期

4 康斯坦丁;曹兴;姜丽萍;;代际关系与代际价值[J];青年研究;1989年09期

5 祝成生;李京丰;;道德哲学视域内的代际伦理及其实践原则[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6 舒天斌;张云梅;;论代际经济公正[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祝成生;;伦理关系代际间的纵向拓展及其实践原则[J];理论界;2007年03期

8 王倩;;代际伦理——一个现代性的问题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9 袁振国;;谈谈代际冲突[J];上海青少年研究;1986年06期

10 孙加祺;;从认识论看代际观念差异[J];青年研究;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华;;试论现代代际观[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莫培滔;;老年人要做好家庭代际和谐的表率[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何佳讯;才源源;秦翕嫣;;消费者代际品牌资产的结构与测量:基于双向影响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陈亚南;;营建和谐的家庭[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魏仲吾;;代际交流的动力浅说[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蒋云峗;任若恩;;中国代际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7 韦贵tD;;坚持统筹兼顾发展代际和谐关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宗明;;浅谈代际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一——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九)[C];2006年

9 伍如昕;;谁更幸福?——代际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马丁·柯利;马尔科·阿尔伯蒂尼;哈拉尔德·屈讷蒙德;李霞;;成人家庭代际联系:从比较调查研究得出的证据[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法国记者 邢雪;法国“代际合同”促进青年就业[N];人民日报;2013年

2 肖守渊;代际和谐离不开敬老爱老[N];江西日报;2014年

3 高昌;“代际文学”:一个热烈的伪话题[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葛登扬;天津“代际婚姻”增多[N];新华日报;2004年

5 唐元仲;利益组合的代际婚姻不容乐观[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李郁芳 孙海婧;代际公共品:改革直面的重大实践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翔;增强代际收入流动 改善长期分配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曹林;贫穷正在代际间传递[N];新农村商报;2013年

9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守营;世界观的转变存在代际滞后[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10 ;代际变迁与市场未来[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燕敏;转型中国的代际收入流动研究:水平测度与机制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2 韩军辉;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肖代柏;消费行为的反向代际影响[D];武汉大学;2013年

4 方鸣;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温芳;保障性多代住居体系营建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善;关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骗局—代际之战》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延边大学;2015年

2 朱平;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伦理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秦秀;反向代际影响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4 张彬;代际人口结构对股市波动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罗飞;代际补偿合理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胥艳花;公共人力资本投入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的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7 阳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朱庆海;代际继承与教育公平[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陈胜男;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10 尹秀;代际收入流动的职业传递效应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36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36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f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