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自由的第三人效力
发布时间:2017-08-26 02:27
本文关键词:宗教信仰自由的第三人效力
【摘要】: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是一种水平方向的宪法基本权利效力,也即宪法宗教信仰自由在平等私主体间的约束力,它补充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垂直效力,强化了权利保障力度。 宗教信仰自由的客观价值秩序与主观权利属性及国家保护义务共同构成其第三人效力的理论基础。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的思想基础是其追求的根本价值,包括思想及精神自由、宗教自愿、平等价值与宗教宽容。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的规范基础是其实现的前提。我国现行宪法第三十六条、宪法序言最后一段与总纲第五条第五款共同构成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的规范基础,且第三十六条以特别立法例对第三人效力予以强调。 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的内容包括不得强制、不得歧视、不得不正当利用宗教。其中“不得强制”要求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予以尊重;“不得歧视”要求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予以平等对待;不得不正当利用宗教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 公权力机关有义务在履行职权过程中贯彻宗教信仰自由,各自保护义务体现为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贯彻宗教信仰自由,行政机关执行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司法机关在私法审判中适用作为客观法的宗教信仰自由。 根据我国理论与司法实践,司法机关应依据宗教信仰自由的旨意解释法律从而贯彻该权利的价值,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虽然不具有普适性,但存在必要性与可能性。
【关键词】:宗教信仰自由 基本权利 第三人效力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
- 第一章 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的概念9-11
- 一、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是一种基本权利效力10
- 二、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是一种水平方向的效力10-11
- 第二章 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的基础11-19
- 一、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的理论基础12-14
- (一) 宗教信仰自由是一种客观价值秩序12-13
- (二) 宗教信仰自由是一种主观权利13
- (三) 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保护义务13-14
- 二、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的思想基础14-16
- (一) 思想及精神自由14
- (二) 宗教自愿14-15
- (三) 平等价值15-16
- (四) 宗教宽容16
- 三、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的规范基础16-19
- (一) 宪法规定16-18
- (二) 国际公约规定18-19
- 第三章 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人效力的内容19-29
- 一、“不得强制”——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予以尊重19-23
- (一) 何为“强制”19-20
- (二) “不得强制”的内容20-21
- (三) “强制”的司法判断标准21-23
- 二、“不得歧视”——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予以平等对待23-26
- (一) 何为“歧视”23-24
- (二) “不得歧视”的内容24-25
- (三) 歧视的司法判断标准25-26
- 三、不得不正当利用宗教——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26-29
- (一) “不得不正当利用宗教”的内容26-28
- (二) “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判断28-29
- 第四章 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与第三人效力的实现29-38
- 一、立法机关的保护义务30-31
- (一) 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贯彻基本权利30
- (二)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立法保护30-31
- 二、行政机关的保护义务31-33
- (一) 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贯彻基本权利31
- (二)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行政保护31-33
- 三、司法机关的保护义务33-38
- (一) 司法机关贯彻作为客观法的宗教信仰自由33-34
- (二) 我国对宪法宗教信仰自由的适用模式34-38
- 结语38-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飞;;从宗教冲突到宗教自由——美国宗教自由政策的诞生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周静;试论宗教自由的规范构造——以联合国和我国相关文件为背景的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郑贤君;;作为客观价值秩序的基本权——从德国法看基本权保障义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许崇德;郑贤君;;“宪法司法化”是宪法学的理论误区[J];法学家;2001年06期
5 郑贤君;;“停止适用”齐玉苓案“批复”之正面解析[J];法学;2009年04期
6 肖泽晟;;墓地上的宪法权利[J];法学;2011年07期
7 郑毅;;傣族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冲突及其缓解——兼议“威斯康辛州诉约德”案[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8 黄本莲;;受教育权的救济路径新论——基于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的视角转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陈道英;秦前红;;对宪法权利规范对第三人效力的再认识——以对宪法性质的分析为视角[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周永坤;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J];中国法学;199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菁;宗教自由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9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3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