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宪法政治法哲学视角
本文关键词:《道德经》的宪法政治法哲学视角
【摘要】:由于时代原因,《道德经》中不可能产生完整的宪法思想体系,但是已经产生了价值极高的宪法思想萌芽,即:政府职能论、人权保障论、权力限制论和人道主义精神。这些宪法思想萌芽是中华思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宪政制度的重要思想资源。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 《道德经》 老子 宪法思想 思想萌芽
【基金】:教育部2012年青年项目“20世纪上半叶中国宪政思潮研究”(12YJC82008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9.2;B223.1
【正文快照】: 成熟形态的“宪法与宪政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如果我们承认西方历史上存在“宪法思想萌芽”的阶段,那么从世界法律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其他人类文明早期也有产生“宪法思想萌芽”的可能。据考证,古巴比伦、古希伯来的法律中已经出现了十分丰富的“宪法思想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元;;刍论老子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理论导刊;2007年02期
2 刘庆莲;;老子与《道德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3期
3 张澄清;;《道德经》是得“道”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老子思想与西方——’95西安国际老子研讨会侧记[J];哲学动态;1996年04期
5 吴安新;周世海;;道法自然——关于《道德经》的法哲学解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王钢;;多维度视野下《道德经》意蕴之解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余顺国;;《韩非子·解老》对《道德经》中“道”、“德”概念的解读[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9期
8 辛红娟;;《道德经》英译文本的另类阐释[J];中国外语;2011年02期
9 汪建;论《道德经》本义[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10 陈国本;《道德经》与中国道家虚灵功(续)[J];现代养生;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都鹃;李守信;;浅析道家之“道”[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李厚刚;朱国伟;;道家伦理视域中的廉政文化塑造——以《道德经》为中心的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柯可;;中华道祖老子的和谐安民观[A];“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第五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温克勤;;略谈我国古代的生命哲学[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5 苏畅;周玄星;;《管子》营国思想于齐都临淄之体现[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志华;毛泽东对《道德经》的引用[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光林;三皇文化对老子思想的影响[N];周口日报;2008年
3 熊铁基;新编《老子集成》的新贡献[N];光明日报;2011年
4 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庭华;老子、孔子思想之比较[N];北京日报;2011年
5 张建辉;《道德经》:一部诞生于秦岭的恢弘巨著[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老子“爱”之“大道”、“仁慈”、“正义”与“和平”四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邹安华;《道德经》首论戒腐倡廉[N];检察日报;2003年
8 中共鹰潭市委统战部 夏维纪;《道德经》中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N];团结报;2009年
9 李书均;老子思想中的廉政价值观[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10 高秀昌;如何准确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兵;游于边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梓根;孔老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强;老子与先秦思想[D];西北大学;2009年
4 王英杰;老子生存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6 吴雪萌;英语世界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明华;老子管理智慧[D];吉林大学;2010年
8 谭宝刚;老子及其遗著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李剑虹;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吴智;先秦诸家主流技术思想之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跃;《道德经》释义三商[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伍龙;老子“蔽”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谭玉龙;老子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任丽君;老子主“和”哲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熊毅;试论《老子》之“强”及其对当下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彤;老子的神化历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孙洪卫;《道德经》主阴思想的认知隐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白晓飞;老子之“自然”观[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浮伟忠;论老子的“正言”与“反言”[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冯亚梅;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2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42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