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国家义务

发布时间:2017-08-26 19:32

  本文关键词:论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国家义务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权利 国家义务 公民权利理论 人权利理论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日渐充裕的同时,开始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这种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在法律上就涉及公民的文化权利问题,由此,不论是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还是基于现实大众的迫切需要,文化权利逐渐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从法律角度来看,人们对于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就是公民实现文化权利的过程,宪法上公民的权利对应的就是国家的义务,因而公民实现文化权利就有赖于国家履行相关的义务。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文化权利的概念界定,包括文化权利的概念及与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的关系。作为一种宪法中与自由权相对的社会权,文化权利以前并没有得到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这就导致了文化权利在概念上的空泛和不确定。对于文化权利的概念的界定,文章采取了折中的办法,综合了各方的见解和看法,同时,结合国际条约和各国宪法文本,确定了文化权利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从公民权利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国家对于文化权利的相关义务。一方面,从理论依据上文化权利的国家义务可以追溯到公民权利理论;另一方面,我国现行宪法的具体规定也为文化权利的国家义务提供了规范依据。公民文化权利作为主观权利所对应的国家义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国家的消极义务,其次是国家的给付义务;公民文化权利作为客观价值秩序所对应的国家义务主要是国家的保护义务。 第三部分主要从人权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国家对于文化权利的相关义务。国际人权理论将文化权利视为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国际法的角度将国家对于文化权利的义务划分为尊重、保护和实现的义务,而依据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发布的“一般性意见”,国家对于文化权利的义务可以划分为一般义务和核心义务。 第四部分主要以近期公布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意见稿)》为对象,从该法律意见稿来分析国家对于公民文化权利的义务的履行状况。公民的观影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权利,从《电影产业促进法(意见稿)》的相关法律条文来看,国家对于保障公民的观影权利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缺陷。 第五部分主要是结合我国的具体现实来论述为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国家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结合我国公民文化权利保障的现状与问题来讨论具体的国家义务的履行。有权利必有救济,本部分最后还对我国公民文化权利的司法救济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可以从救济方式上帮助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
【关键词】:文化权利 国家义务 公民权利理论 人权利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一、文化权利的概念界定12-19
  • (一)文化权利的定义12-15
  • (二)文化权利和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的关系15-16
  • (三)文化权利的双重功能16-19
  • 二、公民权利理论下文化权利的国家义务19-25
  • (一)文化权利的国家义务的依据19-21
  • (二)文化权利的国家义务的内容21-25
  • 三、人权理论下文化权利的国家义务25-32
  • (一)国家的一般义务26-29
  • (二)国家核心义务29-30
  • (三)国家义务的履行30-32
  • 四、我国公民文化权利国家义务的履行状况—以《电影产业促进法(意见稿)》为例32-39
  • (一)《电影产业促进法(意见稿)》对文化权利实现的意义32-35
  • (二)《电影产业促进法(意见稿)》规定的国家义务35-37
  • (三)《电影产业促进法(意见稿)》规定国家义务的缺失37-39
  • 五、我国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国家义务39-47
  • (一)我国公民文化权利保障的现状与问题39-42
  • (二)我国公民文化权利具体国家义务的履行42-43
  • (三)对我国公民文化权利的司法救济的思考43-47
  • 六、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觉,雅努兹·西摩尼迪斯;文化权利:一种被忽视的人权[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4期

2 刘文平;;社会权实现的国家义务——以社会权的双重性质理论为视角[J];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01期

3 莫纪宏;;论文化权利的宪法保护[J];法学论坛;2012年01期

4 袁立;;公民基本权利野视下国家义务的边界[J];现代法学;2011年01期

5 张翔;;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从基本权利分析框架的革新开始[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742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42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