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01 00:10
本文关键词:论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构建
【摘要】: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是指村民基于其村民的身份直接选举产生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时候,当其合法选举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以诉讼的方式,依据法定的权限、程序和规则,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发生的侵害结果予以补偿或者赔偿的制度。虽然我国2010年10月28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但是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还是一个空白。虽然本法中提到了村民自治选举权在受到侵害时可以由乡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为村民自治选举权提供一条救济之路,但是不可否认,这只是规定了村民自治选举权的行政救济,而没有上升到司法救济,作为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救济在法律中出现空白。此外,各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也没有相关制度的内容,这不仅导致村民自治选举权在受到侵害时,得不到及时的救济,使得村民自治选举权形同虚设。而且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及法治建设。因此,构建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迫在眉睫,这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对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国外司法救济制度的借鉴、我国村民自治选举权救济制度的现状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我国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构建。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从村民自治选举权的涵义、主体、性质及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涵义、原则两方面来论述。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宪政价值,其不仅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且符合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国外司法救济制度的借鉴,通过对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司法救济制度的介绍,总结出我国村民自治选举权救济制度可以借鉴的地方。 第四部分主要是介绍我国村民自治选举权救济制度的现状,主要从立法、司法及文化意识三方面分析,从中找出我国村民自治选举权现有的救济制度的缺陷。 第五部分主要是提出构建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建议,结合国外司法救济制度的先进经验,分别从立法上、司法上及监督机制上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关键词】:宪政 人权 村民自治选举权 司法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8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引言13-14
- 一、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14-24
- (一) 村民自治选举权的涵义14-20
- 1. 村民自治选举权的涵义14-16
- 2. 村民自治选举权的主体16-17
- 3. 村民自治选举权的性质17-20
- (二) 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涵义20-24
- 1. 司法救济的涵义20-22
- 2. 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涵义22-24
- 二、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宪政价值分析24-29
- (一) 民主24-25
- (二) 人权25-27
- (三) 法治27-29
- 三、国外司法救济制度的借鉴29-34
- (一) 一些国家的司法救济制度简介29-32
- 1. 英国29-30
- 2. 美国30
- 3. 法国30-31
- 4. 墨西哥31-32
- (二) 对国外司法救济制度的借鉴32-34
- 1. 司法救济最终保障原则32
- 2. 明确的法律依据32
- 3. 高素质的法官队伍32-34
- 四、村民自治选举权救济制度的缺陷34-40
- (一) 立法上缺陷,导致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无依据34-36
- 1. 村委会选举法律法规不完善34-35
- 2.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35-36
- (二) 司法上不健全,使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难行使36-38
- 1. 客观上司法救济程序缺失36-37
- 2. 主观上司法机关不愿介入37-38
- (三) 文化意识不到位,使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没有良好的文化环境38-40
- 1. 村民民主意识淡薄38
- 2. 基层干部对基层民主缺乏正确的认识38-40
- 五、构建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建议40-46
- (一) 立法上为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提供法律依据40-42
- 1. 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选举的司法救济权利40-41
- 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将侵犯村民选举的行为纳入到诉讼的范畴41-42
- (二) 司法上为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提供制度保障42-43
- 1. 理顺国家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42-43
- 2. 理顺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43
- 3. 提高法官的素质,促进法官的职业化43
- (三) 监督上为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提供完善的监督机制43-46
- 1. 完善村民会议的职责,为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提供条件43-44
- 2. 健全村民自治选举权司法救济的法律监督44-45
- 3. 发挥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内部监督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发表文章目录49-50
- 致谢50-51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1-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炜;;村委会选举中的监督与侵权救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2 甘保华;;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郭华;;司法介入村民自治探析[J];东南学术;2006年01期
4 杨平;;村民自治中权利的司法救济[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刘燕玲;赵勇;黄共兴;;村民自治权的司法保障问题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胡序杭;;关于村委会选举公正性问题的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6年01期
7 马训祥;梁秋云;;论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自主权司法救济的必要性[J];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02期
8 来君;;论基层村民自治权的司法救济[J];青海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9 郑建伟;;村民自治中的权力构架及司法救济[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10 刘志鹏;论村委会选举中的违法行政行为及其法律规制——兼谈农民选举权利的保障与救济[J];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768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6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