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选举中的自荐提名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村委会选举中的自荐提名模式研究
【摘要】:村委会选举中提名是指本村具备选举资格的选民在村委会选举中提出初步候选人并确定正式候选人的活动。村委会的选举是产生村委会班子的法定途径,是村民实现自治的重要手段。村委会的选举包括选举的准备、选举机构的产生、选民登记、提名、正式选举等环节,提名确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候选人,是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重要程序,也是有选举权的村民参与选举活动、享有选举权利的重要标志。目前村委会选举中采取的普遍提名模式是海选提名,但海选提名在实践中存在着操纵选举提名、竞争性不足及程序繁琐等问题,阻碍了村委会选举的有效进行。而其他提名模式如组合竞选提名、五人提名、定位选举提名、无候选人选举等模式也存在着类似的诸多问题,对海选提名的改造效果并不理想,亟待寻找一种更符合村委会选举要求的提名模式。 浩源村在2008年的村委会选举时进行了自荐提名的试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荐提名是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选民在村委会选举过程中,,通过自我举荐的方式向选举委员会提名自己为初步候选人,经过充分宣传后再由全体选民通过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的提名模式。自荐提名模式并不是凭空臆造的,是历史的产物,它是现实的产物,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从浩源村的实践状况来看,自荐提名有助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充分实现,有助于提高提名效率并加强提名的竞争性,保证提名的独立性和公平性,可以较大程度上弥补海选提名的不足。但浩源村自荐提名的试点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该提名模式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如自荐人的资格只适宜设定引导性条件,向公众公开的自荐人资料需经本人同意,自荐人过多时需通过全体选民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总体看来,候选人的自荐提名模式拥有独特的优势,村委会选举中该模式的采用对促进中国农村的直接民主有积极的作用。自荐提名作为一种更有效的提名模式可以在实践中逐步进行推广,但自荐提名是否能改善农村选举中的提名状况从而有效保障农村的民主选举,还有赖于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和理论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 自荐提名 制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8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1
- 第一章 村委会选举中的几种提名模式及存在的问题11-25
- 第一节 提名的概念11-12
- 第二节 提名的地位和作用12-14
- 第三节 几种提名模式及存在的问题14-25
- 一、 海选提名模式及存在的问题14-19
- 二、 组合竞选提名及存在的问题19-21
- 三、 五人提名及存在的问题21-22
- 四、 定位选举提名及存在的问题22-23
- 五、 无候选人选举及存在的问题23-25
- 第二章 自荐提名的实践及优势25-33
- 第一节 自荐提名的概念及特点25-26
- 第二节 自荐提名的产生及发展26-28
- 一、 自荐提名是历史的产物26-27
- 二、 自荐提名是现实的产物27-28
- 第三节 浩源村自荐提名的实践28-30
- 第四节 自荐提名的优势30-33
- 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30-31
- 二、 提名的效率31
- 三、 提名的竞争性31-32
- 四、 提名的独立性和公平性32-33
- 第三章 自荐提名的理论基础33-41
- 第一节 自荐提名的理论基础33-35
- 一、 提名权目的理论33-34
- 二、 独立候选人理论34-35
- 第二节 自荐提名的合法性基础35-36
- 第三节 自荐提名的原则36-41
- 一、 独立提名原则36-37
- 二、 积极提名原则37-38
- 三、 公平提名原则38-39
- 四、 控制成本原则39-41
- 第四章 自荐提名的制度设计41-48
- 第一节 自荐提名实践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明确41-46
- 一、 自荐人的资格只适宜设定引导性条件41-42
- 二、 向公众公开的自荐人资料需经本人同意42-43
- 三、 自荐人过多时需通过全体选民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43-46
- 第二节 自荐提名模式的选举程序46-48
- 一、 第一步——自荐确定初步候选人46
- 二、 第二步——公布自荐人信息46-47
- 三、 第三步——确定正式候选人47
- 四、 第四步——正式选举47-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1-52
- 后记52-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玮;;组合竞选制与腾云村村委会选举[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锦春;对村委会实行“海选”的思考[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12期
3 姜继昌;对吉林市村委会"海选"中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公安研究;2005年01期
4 余维良,田小红,王振海,潘小娟;村委会选举如何更加公正规范[J];了望;1998年41期
5 王振耀;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重大进展[J];了望;1997年28期
6 杨志勇;;变了味的海选[J];山东人大工作;2006年01期
7 刘宇实;;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创举——“海选”[J];新长征;2009年09期
8 陈兰飞;“海选”、“直选”的比较与选择——福建省村级换届选举试点的调查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9 高峰;;海选的日子村民为何喜忧参半?[J];吉林人大工作;2001年04期
10 张慕垂;;把工夫用在平常[J];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卢福营;;性别平等视野下的女村委专职专选——以浙江C镇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个案[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莉;;性别平等视野下的女村委专职专选——以浙江C镇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为个案[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辛秋水;;“组合竞选”和“海选”谁与争峰?——两种选举制度模式对比调查的报告[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明;牛忠江;;村民自治的法律困境与路径选择——以村委会民主选举为切入点[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石佑启;张显伟;;村民自治: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村委会选举中选民资格纠纷解决机制探索[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史会学;仝志辉;王中汝;;7月25日晚华沾金访谈录[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1年
7 李国珍;;少数民族地区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行为分析——湖北长阳龙舟坪镇7村庄的调查[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祝伟华;;村委会选举中私营企业主的行动策略研究——以浙江三村为例[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仝志辉;;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委会选举——以内蒙古Q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 导言 在乡村关系视野中研究村级选举[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1年
10 吴理财;;乡、村关系与基层民主[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遂自荐”当村官[N];中国信息报;2006年
2 记者 李亚彪 齐海山 卫敏丽;基层劲吹民主风[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姚姬娥;关注村委会选举的民主质量[N];山西日报;2003年
4 四川省大竹县教育局 孟嗣贵;用对权力的监督来规范村委会选举[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5 雷华荣;光泽县 “三到位”保障村委会选举[N];中国社会报;2009年
6 记者 陈丽平;民政部正着手修订村委会选举规程[N];法制日报;2011年
7 熊伟;破解村委会贿选之困[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汪丹;居住(工作)1年以上非本村人可参加选举[N];北京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常俭;村委会选举:逐步走向成熟[N];河北日报;2002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切实推进村委会选举的重大举措 [N];中国社会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海燕;资源约束、利益网络与“老板”村干部[D];吉林大学;2012年
2 余卫东;信访政治:乡村社会中的农民诉求与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林;村庄选举政治:1998-2005年选举案例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浩天;交往社会化:农民交往世界的变迁与秩序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人豪;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袁松;富人治村—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董红;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于建波;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翠萍;村委会选举中的妇女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涂用凯;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基层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席飞燕;村委会选举中的农村妇女参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戴中亚;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D];湘潭大学;2002年
5 刘志鹏;村委会选举之村民选举权利救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侯利军;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权力关系分析:500亩征地引发的思考[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守琴;村委会选举中的精英博弈[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祝伟华;村委会选举中私营企业主的竞选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霍雨慧;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政治参与现状和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耀杰;村委会选举中的自荐提名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97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9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