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民选举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村民选举制度研究
【摘要】:村民选举是我国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与基本形式,是村民自治在我国得以实行的前提与基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区农村基层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热烈开展民主实践活动,农村基层的民主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村民选举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本文分五个部分对我国村民选举制度进行探讨:第一个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村民选举的历史沿革、村民选举的内涵、村民选举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程序以及村民选举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村民选举中的各种问题,村民选举意识的淡薄,政治素质低下,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干预,家族势力对村民选举的干涉等若干问题。第四部分介绍了产生村民选举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问题原因,产生村民选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经济方面因素主要有农村经济落后,村民受经济利于驱使,法律方面因素主要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社会文化方面因素主要有封建意识浓厚,农村基层民主文明不高等原因,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解决村民选举问题的对策,同样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对策,主要有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基层经济建设,完善监督罢免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村民选举制度对我国农村基层的民主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民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农村基层民主文明建设一定能不断推进与发展。
【关键词】:村民选举 民主建设 农村基层 民主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1.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5
- 第一章 村民选举制度概述15-27
- 第一节 村民选举制度的历史沿革15-17
- 一、村民选举制度的萌芽阶段15-16
- 二、村民选举制度的生成阶段16
- 三、村民选举制度的发展与进步16-17
- 第二节 村民选举的内涵17-18
- 第三节 村民选举的基本原则18-20
- 一、普遍性原则18
- 二、平等性原则18-19
- 三、直接选举原则19
- 四、差额选举原则19
- 五、秘密选举原则19-20
- 第四节 村民选举的主要程序20-23
- 一、建立选举机构20-21
- 二、选举前的动员活动21
- 三、选民登记21
- 四、提名候选人21-22
- 五、竞选22
- 六、村民投票22
- 七、计票以及选举结果的确认22-23
- 第五节 村民选举的重要意义23-25
- 一、村民选举对我国农村民主进程的意义23-25
- 二、村民选举对我国法治的意义25
- 本章小结25-27
- 第二章 我国村民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后果27-34
- 第一节 村民选举意识薄弱,政治素质不高27-28
- 第二节 家族势力影响、干涉村民选举28-29
- 第三节 乡镇政府对村民选举的影响29-30
- 第四节 违法选举现象严重30-33
- 一、程序违法30-31
- 二、贿选现象严重31-32
- 三、破坏选举32-33
-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村民选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4-39
- 第一节 经济方面因素34-35
- 一、受经济发展的制约34
- 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34-35
- 第二节 法律方面因素35-36
- 第三节 社会文化方面因素36-37
- 一、封建家族意识严重36-37
- 二、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37
- 三、农村民主氛围不浓厚37
- 本章小结37-39
- 第四章 完善村民选举制度的对策39-48
- 第一节 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培养村民民主意识39-40
- 第二节 增强基层组织管理,加快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40-41
- 第三节 完善村民选举程序、监督和罢免机制41-45
- 一、完善村民选举程序,,保证选举程序的公开性41-42
- 二、完善监督、罢免机制42-45
- 第四节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实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物质基础45-46
- 本章小结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彬;试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几个问题[J];人大研究;2001年06期
2 李仁质;透过台湾的选举制度看台湾的“民主政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翟国强,周婧;论选举制度的功能[J];人大研究;2002年11期
4 刘旗;浅议我国现行人大代表选举制度[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罗永朝,崔玉娈;试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兰州学刊;2003年05期
6 季良靖;试析市场经济影响选举制度的若干积极因素[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梁琳;;应改进和完善人大选举制度[J];人大研究;2006年02期
8 ;县乡选举透视[J];领导文萃;2006年09期
9 谭君久;;探寻·发现·价值——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2期
10 常素芳;;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改革途径探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雷;安中业;;刍议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改革的方向[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2 袁达毅;;中国选举制度改革论纲[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敏之;;改进和完善人大选举制度的思考[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4 罗倩;许艳娜;;人大代表选举引入竞争机制不等于是西方的竞选[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辛秋水;;“组合竞选”和“海选”谁与争峰?——两种选举制度模式对比调查的报告[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卢福营;王琳;;寻求性别平等的选举制度创新与现实遭遇——浙江省X、T镇的女村委专职专选调查[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彬;变革选举制度治疗“贿选”[N];东莞日报;2013年
2 富东燕;刘乃兰:完善村干部选举制度[N];中国妇女报;2007年
3 甄言;对西方选举制度真相的研究与思考[N];北京日报;2010年
4 彭
本文编号:826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2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