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宪法在民事纠纷中的司法适用机制比较研究——以美、德两国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21 01:18

  本文关键词:宪法在民事纠纷中的司法适用机制比较研究——以美、德两国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宪法 民事纠纷 司法适用机制 美国 德国


【摘要】:宪法在民事纠纷中的司法适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已成为一种世界现象,我国应当予以重视。美国宪法在民事纠纷中的司法适用机制是将一些私人行为视为"国家行为"而进行违宪审查,德国宪法在民事纠纷中的司法适用机制主要是运用宪法基本权利对第三者的间接效力理论由普通法院在处理民事纠纷时依照宪法来解释法律,间接适用宪法。二者在适用方式、适用范围和效力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德国的模式更值得我国仿效,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第三者间接效力理论,构建我国宪法在民事纠纷中的司法适用机制。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宪法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宪法 民事纠纷 司法适用机制 美国 德国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律适用中的宪法实施研究”(10BFX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D911;D971.2;D951.6
【正文快照】: 在传统上,宪法是用来对抗国家、防御政府的,所以宪法在诉讼中一般只用来作为违宪审查的依据,也就是说,宪法只在宪法诉讼中适用。然而,进入20世纪特别是在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高度化,社会中出现了很多像企业、劳工组织、经济团体、职能团体等那样的拥有巨大势力、类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千帆;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2 徐振东;宪法基本权利的民法效力[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3 刘志刚;宪法“私法”适用的法理分析[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4 上官丕亮;;当下中国宪法司法化的路径与方法[J];现代法学;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特;;人格权与宪法基本权关系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张豪;;民事裁判中的人权保障[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3 金长义;;在合法权益之外[J];研究生法学;2006年03期

4 李志强;;我国宪法的私法适用模式探究[J];大家;2012年18期

5 任喜荣;;完善宪法文本 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6 李建华;王琳琳;;构筑私权的类型体系[J];当代法学;2012年02期

7 杨贵生;;论我国宪法权利救济空间的拓展[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冉克平;;人格与人格权基本问题研究[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陈道英;;宪法与民法关系论争的总结与回应[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10 吴元中;;什么样的权利适合入宪?——从《宪法》第44条谈起[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琳琳;论私权及其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6 上官丕亮;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7 黎晓武;司法救济权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袁发强;宪法对冲突法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9 徐亮;论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冠超;合宪性法律解释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宗耀;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丁敏;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法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徐刚;民法上生育权之反思与生育利益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刘鹏;宪法司法适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姜新蕾;宪法中公民义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吕全娜;侵权责任法的合宪性解释[D];烟台大学;2011年

9 王普;基本权利之私法效力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10 顾旋;论我国诉权的宪法保障[D];燕山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灵;公序良俗原则与法制现代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2 秦前红;关于“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几点法理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论法律适用中的法律解释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4 刘志刚;立法不作为的制度救济——论宪法诉讼的权利救济功能[J];法学评论;2003年02期

5 童之伟;宪法司法适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法学;2001年11期

6 周永坤;论法官查找法律的权力[J];法学;2004年04期

7 王磊;法官对法律适用的选择权[J];法学;2004年04期

8 ;沈涯夫、牟春霖诽谤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8年02期

9 ;宜昌市无线电厂诉卢玲等四人终止劳动合同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0年06期

10 ;齐玉苓诉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德国和美国基本权解释比较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梁宏辉;;论我国民事纠纷可诉范围的拓展[J];消费导刊;2008年24期

3 刘练军;;司法的冒险:美国宪法审查中的司法能动[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4 王利平;谭佳林;;宪法权利的司法救济[J];天府新论;2005年S2期

5 张军;;论宪法隐私权的法理基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沈文钦;;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学术自由判例及其法律意涵[J];学术界;2007年01期

7 马岭;;宪法权利的对应面及其法律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魏建新;;我国宪法权利立法研究[J];行政与法;2011年02期

9 张晓玲;宪法权利与人权[J];理论视野;2004年05期

10 程乃胜;;作为宪法权利的平等——兼评朱应平博士的《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月领;;对于农村民事纠纷司法现状的几点看法[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耿润;;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性教师协会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张博;;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相关法律对我国的启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4 李虹;;美国公益性地质工作发展方向[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5 庄佩君;;美国大都市区的行政联合及其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雷小生;刘淑春;;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对林业部门的借鉴[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7 李岩松;朱廷华;;农村“民转刑”案件的原因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莉莉;;浅析美国“精明增长”——一种值得我国借鉴的城市发展模式[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李约;;借鉴新加坡美国电子政务的成功经验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冯琳;窦玉珍;;美国空军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方日报评论员;期待拆迁思维的整体回归[N];南方日报;2009年

2 傅思明;宪法权利的司法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莫纪宏;学会从宪法角度来思考权利[N];检察日报;2008年

4 陈云生;宪法诉讼:公民宪法权利的最大保护[N];检察日报;2005年

5 王琳;公民的宪法权利不应被虚置[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记者 陈绵钦;特邀专家主讲《宪法》[N];汕尾日报;2008年

7 陈云生(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宪法权利司法化及私法保护[N];法制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乐欣;宪法权利不是空中楼阁[N];检察日报;2002年

9 龚元平 曹建慧;农村医疗救助,,迟来的宪法权利[N];检察日报;2003年

10 王新友;四川立法保障上访人宪法权利[N];检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立武;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宪法权利保障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2 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D];武汉大学;2004年

3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D];武汉大学;2004年

4 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程雪峰;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7 韩阳;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9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徐继强;宪法权利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荣;民事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宇;环境污染民事纠纷的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周长青;民事纠纷的行政调解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史界;“9·11”事件后美国反恐战略探析[D];新疆大学;2005年

5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解红丽;美国对西欧一体化政策研究(1947—1958年)[D];苏州大学;2005年

8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晓峰;美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范明丽;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91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91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6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