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中国宪法学家的使命

发布时间:2017-09-22 05:36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宪法学家的使命


  更多相关文章: 古典政治哲人 宪法学家 学术追求 政治担当


【摘要】:宪法学家的古典形象表明,学术追求与政治担当是宪法学家的双重使命。中国宪法学家的学术追求在于:发掘历史经验,拓展研究领域;洞悉历史逻辑,揭示宪政规律;立足客观实在,形成宪法共识;围绕中国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而中国宪法学家政治担当(推进民主政治)的基本维度在于:中国国情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宪法思维是促进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智慧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古典政治哲人 宪法学家 学术追求 政治担当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一、宪法学家的古典形象:政治哲人费希特认为:“人总是有求知的意向,特别是有一种认识他所急需做的事情的意向。但发展天资与满足意向需要人的全部时间与全部力量,这就催生了一个职业阶层即学者。学者的使命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能通过社会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杰;;社会学的相对性与起点多元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蒋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3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杨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新探——以“自然权利”为视角[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5 张艳;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易兰;历史叙述的客观与主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宇杰;历史之谜:从一种假说到科学的嬗变——兼谈维科对马克思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丰子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其把握方式与寻求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陈树林;交往行为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10 梁晓俭;实践理性:一种法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探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庐进;唐怡;;当代中国知识女性消费观探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江沛;;战国策学派文化形态学理论述评——以雷海宗、林同济思想为主的分析[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新叶;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田松;惠勒科学哲学思想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何颖;多维视野中的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巧兰;论社会的历史性——人、自然、价值视野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季岸先;沃尔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谢白清;论新闻大特写的兴起与发展[D];广西大学;2002年

4 逄锦波;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构成[D];青岛大学;2002年

5 徐彦利;九十年代新历史叙事范型[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雪峰;人民权利的宪法定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王秀卫;经济法公平论[D];湘潭大学;2002年

8 代帆;华侨华人认同与中国——一种建构主义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9 毛剑;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合法性危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限度[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中;;中国宪法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899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99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e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