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利益研究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利益研究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应该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照顾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在民族自治地方资源开发与补偿机制中,《民族区域自治法》建构了一个照顾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利益的制度框架:自治机关享有优先开发利用本地区自然资源的权力;国家根据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应做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然而,这些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民族自治地方“富饶的贫困”这一现状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摆脱。内蒙古自治区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甚至创造了被人称赞的“内蒙古模式”。内蒙古的飞速发展与本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着莫大的的关系,但是在内蒙古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本区的居民、尤其是矿产资源地居民和少数民族群众获益并不多,而且随着资源开发而带来的一些贫富差距和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和迫害了资源地居民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为此,本文从内蒙古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的利益情况入手,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几个资源型旗县,分析了在内蒙古资源开发中,少数民族群众利益受到损害的表现形式及利益冲突,结合当前资源开发和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内蒙古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利益保障机制的探索,既是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民族自治地方和整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蒙古 资源开发 少数民族 利益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8;D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5
- 1. 研究意义9-11
- 2. 研究现状11-13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13-15
- 一、基本概论15-25
- (一) 内蒙古资源情况介绍15-17
- (二) 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和经济发展情况介绍17-18
- (三) 利益协调理论18-21
- 1. 利益协调理论的提出及其涵义18-20
- 2. 马克思主义利益协调理论20
- 3. 西方利益协调理论20-21
- (四) 资源开发中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的依据21-25
- 1. 社会学理论——社会公平21-22
- 2. 经济学理论22-23
- 3. 法学理论23-25
- 二、内蒙古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5-36
- (一) 内蒙古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25-27
- 1. 能源基地建设引起“工业荒漠化”25-26
- 2. 水资源使用问题上的利益冲突26
- 3. 开发区的道路毁损严重26-27
- 4. 开发区占用耕地草地情况严重27
- (二) 内蒙古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利益问题27-31
- 1. 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的直接物质利益保障权28-29
- 2. 环境利用与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利益29
- 3. 少数民族应获得的利益补偿29-31
- (三) 资源开发中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31-36
- 1. 资源开发中存在着利益冲突31-33
- 2. 资源产权管理机制33-34
- 3. 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管不到位34
- 4. 资源开发中利益补偿机制的缺失34-36
- 三、资源开发中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的基本原则和对策36-45
- (一) 资源开发中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的基本原则36-38
- 1. 社会公平公正原则36
- 2. 可持续发展原则36-37
- 3. 民族自治原则37
- 4. 效率原则37-38
- 5. “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38
- (二) 资源开发中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的对策38-45
- 1. 调整资源开发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38-40
- 2. 建设利益主体广泛参与的组织机制40-41
- 3. 建立合理明晰的矿权制度41
- 4. 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41-42
- 5. 建立维护开发地居民及少数民族权益的机制42-43
- 6.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的政策形成机制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培军;资源开发、环境安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2 苗丽;原雅新;;民族地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利益补偿问题探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3期
3 李社宁;;资源利益约束下西部经济持续增长的财税对策[J];财政研究;2007年04期
4 武盈盈;;资源产品利益分配问题研究——以油气资源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郑雪梅;韩旭;;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10期
6 董得红;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J];防护林科技;1998年03期
7 李颖;邓PJ;朱青;;关于江西铀矿资源开发之生态补偿问题的若干思考——江西铀矿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措施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郭绍礼;论鄂尔多斯东北部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4年01期
9 许峰,谢承华;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06期
10 徐静;西部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J];当代贵州;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小君;[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吉江;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6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91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