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刑事刑法与行政刑法_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论纲

发布时间:2016-10-06 11:09

  本文关键词: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论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论纲

张永红﹡

〔内容提要〕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自近代刑事政策的诞生开始出现,19世纪后期以来成为世界各国刑法发展的历史潮流。本文对刑法刑事政策化的涵义、动因、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合理限制及其与刑事政策法治化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刑法 刑事政策 刑法的刑事政策化

1刑法学和刑事政策学在学科研究上虽然已被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但是作为它们各自研究对象

的刑法和刑事政策在近代以来却没有被截然分开过。刑法的制定与实施一直以刑事政策为指导,而刑事政策的是非优劣,也通常以刑法的适用状况作为检验标准。时至今日,刑法已经处在一个叫做“刑事政策”的更为广泛、更为开放的整体的核心。2刑法与刑事政策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可以归纳为两个相关的命题: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和刑事政策的刑法化。前者从刑法的角度出发关注刑法在刑事政策的指导和调节下所发生的观念和实践层面的变化,后者则基于刑事政策的立场分析刑事政策在刑法的制定和运行中的转化和体现。本文对刑法的刑事政策化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一、刑法刑事政策化的双重涵义

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虽然从19世纪后期以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刑法发展的历史潮流,并且作为现代刑事法的主要特征之一得到确认,3但对于其涵义,学界却鲜有论述。台湾学者林纪东认为,,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包含下列三层意义:(1)表明刑事政策的观念是刑法的基础。刑法之定罪科刑,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一定目的——防卫社会、预防再犯的手段,即只是一种政策的作用,刑事政策,也就是为刑法定罪科刑基础的政策;(2)刑法之制定与运用,罪刑之确定与执行,都应由刑事政策的观点出发,以是否合于刑事政策的精神为指归,不合于刑事政策的立法,是不良的立法;离开刑事政策的裁判和执行,也必是不良的裁判和执行;(3)刑法的研究,也不只是在法条上咬文嚼字,和参考些判例解释了事,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刑事政策的观点,并由刑事政策的观点出发,来解释刑法法条,来批判刑法法条,来讨论犯罪现象,来拟订防止犯罪的对策,以供立法司法的参考。4我国大陆学者认为,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在实践层面意味着,不仅刑法的制定受刑事政策的指导,而且刑法的运用在强调罪刑法定的同时,也受刑事政策的导向和调节;在学术层面则意味着刑事法学科在阐释犯罪和刑罚的实然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所以然和所应然,即在刑法解释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派生出对刑法价值和使命的判断。5

以上对刑法刑事政策化涵义的两种阐释,尽管具体表述有所不同,然而在刑法刑事政策化内容的理解上却几乎没有差别。两者都强调刑事政策对于刑事立法、刑法运行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对于刑法学研究的指导意义以及刑法作为防止犯罪的手段在刑事政策上的价值。可以说,上述定义已经基本上揭示了刑法刑事政策化的主要内容,对于我们研究刑法的刑事政策化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以上界定在笔者看来仍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之处:首先,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是立足于刑法探讨其与刑事政策关系问题的,因此它应以刑法和刑事政策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刑法学为研究对象。虽然对于刑法刑事政策化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刑法学的深入和发展,从而形成“刑事一体化”的研究方法,但那只是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对刑法学研究的影响,决不是刑法刑事政策化自身的内容。所以,将刑事政策对刑法学研究的指导意义作为刑法刑事政策化的内容并不妥当。其次,无论刑事政策对刑事立法的导向与调节,还是刑事政策对刑事司法的导向与调节,都是由刑事政策对刑法产生影响、发挥作用,这种影响的产生、作用的发挥,从主观上来说,反映了主体的某种预期的目的,因而是一种应然的设定;从客观上来说,表现为刑法所发生的实际变化,因﹡张永红,男,湘潭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

1 刑法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独立性不言而喻,而刑事政策学的学科独立性则受质疑,原因在于:一方面,传统的刑事政策学将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从而与犯罪学的界限难以划清;另一方面,传统的刑事政策学又把犯罪的对策局限于刑罚制度及其防制犯罪的效果,从而造成与刑罚学的纠缠不清。这种状况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刑事政策学自身研究对象界定的偏失。所以,刑事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的形成和巩固还有待于进一步对其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界定。 2 〔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著:《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3 林纪东著:《刑事政策学》自序,台湾正中书局1969年版。


  本文关键词: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论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1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31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2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