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刑法上的法益有哪些_《吉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14 13:20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刑法法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我国环境刑法法益研究

荆姗姗  

【摘要】:现下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生态坏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人们也认识到,仅依靠行政手段已经无法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所有问题,依靠民事、行政、刑事多元化治理手段来治理环境的时代已经到来。自20世纪60年代起,刑法正在被世界各国日渐发展成生态环境所保护的手段之一,所以现代刑法也不断的向传统固有的刑法理念发起冲击和挑战,并予以创新。以此为背景,各国环境刑事立法的重心也从对环境刑法的零重视,逐渐演变发展成保护和重视的情况。本文就是通过对二十世纪主要的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国家的环境刑法法益进行考察,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环境刑法法益保护的基本发展历程做一探讨,找寻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与借鉴的制度设计。 在刑法领域中,犯罪行为必然侵犯了某种权益。外国刑法学理论中,有的学者将犯罪行为侵害的刑法所保护的利益称之为“法益”。客体的研究在外国刑法理论中不太重视,然而世界各国对法益的研究,却格外重视。那么如此看来,环境刑法保护下的社会利益就是本文搜索研究的环境刑法中的法益。环境刑法法益与人类伦理观是相互协调适应的,它的使命在环境刑事立法之初较之现在有了较大的差别,旨在于对环境犯罪造成人身财产利益损失的救济,而现在应以保护生态环境或者治理环境污染为准绳。而环境刑法对于如何处理这方面的矛盾,起到极为重要意义的。因此,环境刑法法益是环境刑法研究的核心,对环境刑法法益的研究,是完善环境刑法法益以及实现环保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与需要,并且与环境法中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环境刑法发展是符合这种要求的。将严重的污染环境行为纳入犯罪行为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刑法法益也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本文研究立足于国内的法律规定,厘清了环境刑法法益概念的基础上,同时对其内容所涉的主题、内容以及分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释。指出了现行环境刑法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并未取得独立性,仍依附行政法存在——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如何解决独立性的原因与方案。得到了设立环境刑法专章,创立特别法从而实现对环境刑法法益保护的结论。本文同时也对国内环境刑法法益的现状进行了梳理,评析了所涉及的缺陷。同时对德国、日本以及英国、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对环境刑法法益的规定进行了考察,在找出造成理论与实践困境的问题所在的同时,结合国外立法的有益启示,找出对生态法益保护的适当途径,提出了对我国环境刑法法益完善的法律建议,即环境法益应成为环境刑事立法所要保护的重点;将侵害环境刑法法益的犯罪独立成章,充实相关规范,扩大刑法所调整的范围;增加惩治环境危险犯的刑事立法内容;规定责任推定原则;对环境犯罪应当采用较为特殊的追诉时效;将抗拒环境行政监督行为纳入环境刑事立法所调整的范围等。以期对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和环境刑事司法有所助益。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洲;德国环境刑法中污染概念的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2 王力生;牛广义;;环境犯罪及其立法的完善[J];当代法学;1991年03期

3 白平则;;我国环境刑法法益论析[J];法学杂志;2007年04期

4 李希慧;李冠煜;;环境犯罪客体研究——“环境权说”的坚持与修正[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黄锡生;张磊;;生态法益与我国传统刑法的现代化[J];河北法学;2009年11期

6 罗吉,杜万平;环境刑法法益比较研究[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刘之雄;;环境刑法的整体思维与制度设计[J];法学论坛;2009年05期

8 李卫红;环境犯罪论[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9 吴鹏飞;蒋兰香;;论环境刑法法益的结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10 马松建;环境犯罪比较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欣;环境刑法的反思与重构[D];山东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唐世月,贺志军;中、德污染环境犯罪的若干问题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严音莉;;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法问题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陈熹;;古代森林保护法制刍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5 王思思;任大鹏;;我国农村环境趋恶原因与制度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6 樊仁杰;冯纪科;;试论我国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7 侯帅;;环境犯罪危险犯的立法价值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刘文燕,焦华;论生态侵权[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9 叶华;循环经济国内外立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10 叶华;;推行循环经济,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陈建旭;;环境犯罪的归责理论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萱;沈晓悦;夏光;;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初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雅芬;;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任巧华;;论美国《环境—行为》杂志环境保护研究主题的扩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7 吴苑华;;生存生态学:马克思生态学的“原码”思想[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8 何立国;;对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蒋兰香;;土壤污染刑事责任探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10 唐绍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希艳;环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楠;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白永利;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云波;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关系的私法调整[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阳露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陈皆喜;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的制度设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春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徐明娟;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职能的生态转向[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士梅;环境犯罪过失危险犯的立法建议[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2 薛瑞麟;嬗变中的俄罗斯犯罪客体[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3 王世洲;德国环境刑法中污染概念的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4 周光权;行为无价值论之提倡[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5 王力生;牛广义;;环境犯罪及其立法的完善[J];当代法学;1991年03期

6 傅立忠,储槐植;初论“环境刑法”[J];当代法学;1994年02期

7 谷德近;代际环境权的宪法保障[J];当代法学;2001年08期

8 刘晓莉,马晶,邢福;论生态犯罪立法的必要性[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9 吕欣;李杰赓;;环境权主体研究[J];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10 陈兴良,刘树德;犯罪概念的形式化与实质化辨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孟伟;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环境刑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晓莉;生态犯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金刚;环境的刑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侯艳芳;环境犯罪构成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姜俊山;风险社会语境下的环境犯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文勇;环境刑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佟颖;环境刑法法益探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殷;吴鹏飞;;论环境刑法效率的角色[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5期

2 王世洲;德国环境刑法中污染概念的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3 王秀梅;西部开发的环境刑法思想重构[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付立忠;论我国环境刑法的最新发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谭明;西部大开发视野中的环境刑法立法思想[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李旭东;可持续发展中环境刑法的作用[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何卫东,章海,尹琳;日本环境刑法理论评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赵赤,田信桥;论西方环境刑法的发展形态及其启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党惠娟;;论我国环境刑法中的严格责任[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珂;;论我国环境刑法的立法完善——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廖华;;从盐城水污染案看环境刑法的尴尬[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常生燕;;风险社会语境下的环境刑法[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3 熊姝丹;向群;;生态环境刑法保护体系的构建——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焦盛荣;党惠娟;;环境刑法中相对严格责任的价值合理性与规范合理性探悉[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曲阳;;从公害刑法到环境刑法的发展——以日本环境刑法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为中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6 樊鹏;;环境刑法法益初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徐立;[N];光明日报;2012年

2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副教授 张光君;[N];检察日报;2013年

3 张苏;[N];法制日报;2009年

4 西南政法大学比较环境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光君;[N];检察日报;2010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张苏;[N];检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尹秀竹;[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法学所 董文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康韧;[N];中国环境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欣;环境刑法的反思与重构[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杜澎;环境刑法的基本原理[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孟伟;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环境刑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宾;环境刑法的演变[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兆兴;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吴鹏飞;环境刑法的效率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多;我国环境刑法空白罪状刍议[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史庆今;环境刑法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江海;环境刑法的“绿色化”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光君;环境刑法新理念[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董文勇;环境刑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娄威巍;我国环境刑法价值理念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王睦冲;环境刑法新理念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刑法法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40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