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偷换支付二维码行为定性辨析 ————以邹晓敏案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21 03:51
  对邹晓敏偷换二维码案的定性,学术界主要有两大观点,分别是成立盗窃罪说与成立诈骗罪说。在盗窃罪说内部又有盗窃财物说、盗窃财产性利益说以及盗窃罪间接正犯说的分歧。在诈骗罪说内部也有普通诈骗说、“双相”诈骗说以及三角诈骗说的分歧。对于邹晓敏偷换二维码案的定性应该通过新型三角诈骗理论来解释,在传统型三角诈骗中,受骗人处分的是被害人的财产,在新型三角诈骗中,受骗人处分的是自己的财产,但最后受损失的都是被害人。商家是本案的受害者,顾客是受骗者,顾客基于行为人偷换的二维码发生了认识错误,把本该给商家的钱款转移给了行为人,顾客的处分行为造成了商家的损失,行为人构成诈骗罪,是诈骗罪中的新型三角诈骗。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二维码支付及其所引起的刑法问题
    2.1 二维码支付的概念
    2.2 支付二维码所引起的刑法问题
第3章 邹晓敏偷换二维码案的学界争议及评析
    3.1 盗窃罪说
        3.1.1 盗窃财物说
        3.1.2 盗窃财产性利益说
        3.1.3 盗窃罪的间接正犯说
    3.2 诈骗罪说
        3.2.1 普通诈骗说
        3.2.2 “双向”诈骗说
        3.2.3 三角诈骗说
第4章 偷换支付二维码行为的定性分析
    4.1 影响偷换支付二维码行为定性的相关问题辨析
        4.1.1 被害人的确定
        4.1.2 商家的义务
        4.1.3 占有的认定
        4.1.4 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
        4.1.5 犯罪形态的确定
    4.2 对偷换支付二维码行为定性的评析
        4.2.1 关于邹晓敏案法院判决评析
        4.2.2 偷换支付二维码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4.2.3 偷换支付二维码行为应以新型三角诈骗定性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95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795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4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