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城乡环境正义及其实现

发布时间:2017-10-12 09:39

  本文关键词:论城乡环境正义及其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环境正义 多规则治理机制 多元主体合作


【摘要】:中国城乡二元化趋势下的环境不正义,主要体现为三方面:环境立法正义价值迷失;政府环境公共服务分配不均;城市环境污染由城市转移至农村。而从单一的法律治理机制到多规则治理机制、从单一主体治理到多元主体合作、农村环境纠纷解决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是突破传统治理困境的最优路径。环境立法综合化、确立以城乡环境正义为宗旨的法律原则、建立以农村环境保护为核心的专门法律制度,是环境正义观下应有的立法安排。
【关键词】:城乡环境正义 多规则治理机制 多元主体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第一章 城乡环境正义的提出与理论基础7-11
  • 第一节 城乡环境正义提出的背景7-8
  • 一、癌症村的出现和扩大7
  • 二、乡村环境保护现状7-8
  • 第二节 城乡环境正义的理论基础8-11
  • 一、城乡环境正义的提出8-9
  • 二、城乡环境正义的发展9-11
  • 第二章 中国城乡二元化趋势下的环境不正义11-17
  • 第一节 环境立法正义价值迷失——典型领域分析11-12
  • 一、涉饮用水中立法正义价值的迷失11
  • 二、涉土壤立法中正义价值的迷失11-12
  • 第二节 政府环境公共服务分配不均12-14
  • 一、环境监测服务不均13
  • 二、环境卫生服务不均13-14
  • 三、环境信息服务不均14
  • 第三节 环境污染由城市转移乡村14-17
  • 一、我国环境污染的区域转移——城市到乡村15
  • 二、城乡转移中环境不正义问题剖析15-17
  • 第三章 中国城乡环境正义实现的基本路径17-25
  • 第一节 从单一的法律治理机制到多规则治理机制17-18
  • 一、制定法一元主治模式下的困境分析17
  • 二、 制定法外的乡村环境习惯法考察17-18
  • 三、从单一法律机制治理到多规则治理18
  • 第二节 从单一主体治理到多元主体合作18-21
  • 一、单一主体治理困境19
  • 二、乡村环境保护多元主体的形成19-21
  • 第三节 乡村环境纠纷解决参与主体的多元化21-25
  • 一、乡村环境纠纷的特殊性分析21-23
  • 二、传统乡村环境纠纷解决模式的困境23
  • 三、乡村环境纠纷的解决出路:纠纷解决参与主体的多元化23-25
  • 第四章 城乡环境正义观下的中国环境立法安排25-29
  • 第一节 走向环境立法综合化25-26
  • 一、综合化立法——现代环境立法的基本趋势25-26
  • 二、环境立法综合化的实现26
  • 第二节 建立以乡村保护为核心的专门环境法律制度26-29
  • 一、专门环境法律制度的意义26-27
  • 二、建立以乡村保护为核心的专门环境法律制度27-29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文;;美国环境正义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刘湘溶;张斌;;环境正义的三重属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3 彭兴庭;“环境正义”与生态原罪[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21期

4 蒋国保;环境正义的三重关怀[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5 李培超,王超;环境正义刍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曾建平,袁学涌;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环境正义[J];道德与文明;2005年01期

7 赵媛媛;李建珊;;生态女性主义与“环境正义”之比较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4期

8 傅艳辉;;环境正义刍议[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06期

9 王小文;王国聘;;对美国环境正义的研究[J];环境保护;2007年16期

10 刘轩溢;;国际环境正义的探寻[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薛沁梅;;从环境与人权看环境正义的发展[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立新;;环境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梁剑琴;;论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的社会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剑琴;;论环境正义的外延——环境伦理学的视角[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敏;;论环境法修改的要旨——环境正义的实现[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6 郭冬梅;;环境正义视野下农民污染受害救济探微[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马存利;;环境正义与资源型地区生态补偿的法哲学思考[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兴庭;环境正义与环境原罪[N];中国财经报;2004年

2 彭兴庭;“环境正义”视野下的生态原罪[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3 禹爱民 李明耀;维护环境正义 法院需破“三重门”[N];人民法院报;2014年

4 彭兴庭 ;警惕环境正义掩盖环境歧视[N];经济参考报;2005年

5 彭兴庭;麻黄·甘草·沙尘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张纯厚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种族、阶级与环境歧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小凌;养虾业破坏亚洲环境[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郭清香;环境正义遭遇困局[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王露璐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程序正义、地理正义与社会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杨通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后京都时代的国际环境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斌;环境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小文;美国环境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密佳音;基于环境正义导向的政府回应论[D];吉林大学;2010年

4 龙娟;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论环境正义在有差异主体间实现的困境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1年

2 王智平;温茨的环境正义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艳;环境正义的伦理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卓超;环境正义问题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前锋;国际环境正义现实阙如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袁学涌;环境正义的三重平等关怀[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郑元叶;比例平等的环境正义[D];福州大学;2006年

8 姜梦婷;环境正义论的一种新思路—彼得·温茨的环境正义体系[D];湖北大学;2013年

9 苗鹏;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环境正义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10 朱红;当代中国环境正义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18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018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e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