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发布时间:2017-10-16 17:39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摘要】: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以补偿性损害赔偿为基础,对非法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除了要赔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以外,还需要额外承担一定的赔偿金,从而实现对不法行为人进行惩罚和遏制侵害行为再次发生的一种制度。本文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般原理为出发点并结合国外主要国家劳动法中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对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该制度的规定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本文关于我国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先是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般理论出发,然后结合英美法系国家对劳动法中关于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认识和我国学者关于该制度的研究得出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含义。随后,又从理论上对该制度进行了介绍。最后,论述我国在劳动法中引入该制度具有合理性。第二部分,关于国外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介评。本部分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国外主要国家劳动法中关于该制度的规定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后文提出完善我国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提供借鉴经验。第三部分,我国劳动法中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及不足。本部分着重对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该制度规定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归责原则以及提起方式进行了研究。从出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充分发挥该制度功能的角度出发,我国劳动法中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包括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没有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其归责原则、确定赔偿金额的规定不合理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处理的前置程序增加了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程序负担。第四部分,我国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本文通过一定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要完善我国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需要扩大我国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明确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的责任要件、完善确定惩罚性赔偿金额的规定及赔偿金的归属、需要明确劳动者追索惩罚性赔偿金的诉权。
【关键词】:劳动法 用人单位 劳动者 惩罚性赔偿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序言10-11
- 一、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11-18
- (一)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含义11-13
- 1.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11
- 2. 惩罚性赔偿的特征11-13
- (二) 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特点13-14
- (三) 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14-15
- (四) 我国在劳动法中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合理性15-18
- 1. 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需要15-16
- 2. 是激发劳动者维权积极性的需要16-17
- 3. 有助于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实现17
- 4. 是法治现代化的要求17-18
- 二、国外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介评18-21
- (一) 国外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18-20
- 1. 英国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18-19
- 2. 美国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19
- 3. 德国劳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19-20
- (二) 国外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评析20-21
- 1.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较为宽泛20
- 2. 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证明标准和责任较为明确20-21
- 3. 惩罚性赔偿金的确定与归属较为明确21
- 4. 逐步协调与规范了行政与司法之间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关系21
- 三、我国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及不足21-25
- (一) 我国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21-23
- 1. 适用范围的规定21-22
- 2. 适用条件的规定22-23
- (二) 我国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的不足23-25
- 1. 惩罚性赔偿适用的范围狭窄23-24
- 2. 未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24
- 3. 惩罚性赔偿额规定不合理24-25
- 4. 行政机关处理的前置程序增加程序负担25
- 四、我国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25-28
- (一) 扩大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25-26
- (二) 明确劳动法中惩罚性赔偿的责任要件26
- (三) 完善惩罚性赔偿金额的确定方式及归属26-27
- (四) 明确劳动者追索惩罚性赔偿金的诉权27-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焱白;;用人单位惩罚性赔偿金的适用研究[J];法商研究;2013年06期
2 王全兴;粟瑜;;用人单位违法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条款分析[J];法学;2012年02期
3 刘焱白;;论劳动基准法中用人单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4 王全兴;黄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是与非[J];法学家;2008年02期
5 董春华;;各国有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比较研究[J];东方论坛;2008年01期
6 谢增毅;;对《劳动合同法》若干不足的反思[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7 董文军;;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8 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9 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1044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04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