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作背景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法律问题研究——以西北地区若干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为分析样本
本文关键词:公私合作背景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法律问题研究——以西北地区若干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为分析样本
【摘要】:近年来,再生水作为污水处理的衍生品,在城市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绩效。然而,再生水生产经营单位在运营中无论是"水质"、"水量"还是"水价"都为再生水用户所诟病甚至引发纠纷并面临着法律困境。文章以西北地区若干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为分析样本,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经济和环境绩效测算的基础上,对现有利益主体权利义务界分及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公私合作制的法律因应为视角,提出了完善再生水"水质"、"水量"和"水价"问题的解决对策。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公私合作 权利义务 法律问题 解决对策
【基金】:2015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资助研究课题CLS(2015)C60 2015年度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5Z02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保障工农业生产和维系自然生态健康必不可少的资源。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基本状况如下:第一,水资源分布不均;第二,水污染引起的“水质型缺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第三,社会需水量增加,用水效率低下。由此,城市污水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桂龙;谭一凡;谢良生;梁辉强;肖国增;苏德荣;韩烈保;;深圳特区再生水现状分析及利用对策探讨[J];节水灌溉;2009年09期
2 元淑清;吕春光;赵主林;;浅谈如何发展城市再生水利用[J];内蒙古水利;2009年06期
3 薛秀春;;水尽其用 方得长流——加强再生水利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05期
4 吕立宏;;再生水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1期
5 陈卫平;;美国加州再生水利用经验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6 崔永华;;郑州市再生水利用前景分析[J];科技传播;2011年21期
7 李育宏;黄建军;李阳;;我国再生水利用发展现状分析[J];水工业市场;2012年05期
8 黎锦胜;;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的市场化问题研究[J];福建建筑;2012年08期
9 张炜铃;陈卫平;焦文涛;;北京市再生水的公众认知度评估[J];环境科学;2012年12期
10 黄志心;;昆明空港经济区再生水工程专项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给水排水;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月红;;发掘再生水价值,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贾凤伶;刘应宗;;基于循环经济的再生水利用模式及对策探讨[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3 唐福生;李殿海;李育宏;;天津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利用现状分析[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甘庆午;任丽艳;;浅谈再生水输配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16:其他相关的理论、技术、方法等[C];2012年
5 邵辉煌;方先金;黄鸥;;再生水用于城市景观环境水体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永祥;高维春;任仲宇;段智隆;巩奕成;赵志刚;;“引新济太”工程再生水利用水质保障技术试验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7 冯硕;孟庆宇;张光华;李振川;;再生水厂臭氧工艺设计[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41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杨祝平;;天津市团泊新城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工程简介[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岸明;甘一萍;常江;艾冰;孟春霖;张树军;;北京市北小河再生水厂MBR工艺介绍[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杨祝平;郭淑琴;;团泊新城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设计[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佩华;再生水何日能成“久旱甘霖”?[N];人民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谭娜;再生水:解京城之渴[N];北京科技报;2009年
3 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柳伟;积极推进再生水利用[N];云南日报;2009年
4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杨益;我国再生水利用“钱”景光明[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毅;再生水:用好用足不容易[N];人民日报;2011年
6 记者 蔡晓磊;“湖畔之梦”日产再生水1400吨[N];昆明日报;2011年
7 记者 朱菲娜;汤燕雯委员建议 推广使用再生水[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王颖春;再生水 五年千亿市场前景[N];中国证券报;2012年
9 记者 张锦 通讯员 李少山;昆明每天1.6万吨再生水没用户[N];昆明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崔煜晨;怎么用好再生水?[N];中国环境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运平;盐碱地区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改善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宋杨;西安市再生水推广利用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克;北京市典型河湖再生水补水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进军;城市再生水的风险评价与管理[D];清华大学;2008年
5 胡海珠;河湖防渗条件下包气带再生水反应运移及其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6 于德淼;景观用再生水水体富营养化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1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11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