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中村 宅基地使用权 用益物权 流转 因地制宜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扩大范围,逐渐向周边土地蔓延,城中村便由此产生。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在改革开放前能够很好的保障农民的利益,但时代在发展,当今农民的利益已经逐渐由维持生计转变为追求经济利益,在城中村表现的最为明显,如隐形流转宅基地使用权的现象盛行。显然,法律及相关政策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规定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求。针对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所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脉络,对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阐明自己观点,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笔者的具体阐述如下:第一部分为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问题概述。本部分首先对城中村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进而引出城中村宅基地的特殊性,之后全面深入了解宅基地使用权及流转的法律规定,引入学界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应当流转的争议,笔者在总结各家学说的基础上得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中庸态度,同时对于如何放开流转的问题,基于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笔者认为有必要首先放开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接下来从理论和现实方面具体分析。第二部分为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本部分根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脉络进行阐述,对隐形流转问题和乱占乱建的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即法律制度不健全且滞后、统一不动产登记操作中困难重重、征地问题产生社会纠纷。第三部分为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构建。本部分首先确立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以保障流转过程中的方向性。然后强调流转的前提条件,以及流转的配套设施,以确保流转中的交易安全,保障流转有序进行。紧接着笔者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动下,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扩大解释,将城中村宅基地纳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一并入市。这一构想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势必会为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注入强大动力。最后,对流转模式进行构建与分析,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任何一个新制度的构建都应该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前提下,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做出选择,切记不可“一刀切”。
【关键词】:城中村 宅基地使用权 用益物权 流转 因地制宜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2;D922.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问题概述10-22
- 第一节 城中村问题概述10-13
- 一、城中村的概念及产生原因10-12
- 二、城中村宅基地的特殊性12-13
- 第二节 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流转概述13-19
- 一、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概述13-15
- 二、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分析15-16
- 三、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现状及理论争议16-19
- 第三节 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19-22
- 一、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可行性19-20
- 二、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20-22
- 第二章 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2-27
- 第一节 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22-23
- 一、隐形交易市场的出现22
- 二、乱占乱建房屋现象严重22-23
- 第二节 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原因分析23-27
-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且滞后23-24
- 二、统一不动产登记操作中困难重重24-25
- 三、征收土地代替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激化社会矛盾25-27
- 第三章 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构建27-37
- 第一节 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7-30
- 一、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27-28
- 二、以农民权益保障为核心原则28-29
- 三、国家适度干预原则29
- 四、因地制宜原则29-30
- 第二节 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条件30-31
- 一、主体明确30
- 二、宅基地面积清晰30-31
- 第三节 健全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配套措施31-34
- 一、对政府合理的定位31
- 二、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31
- 三、改革城中村村民的户籍制度31-32
- 四、建立城中村的社会保障制度32
- 五、确立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及消灭制度32-33
- 六、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33-34
- 七、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扩大解释的设想34
- 第四节 城中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设计34-37
- 一、“保守型”自由流转模式34-35
- 二、“全面改革型”自由流转模式35-37
- 参考文献37-39
- 后记39-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庆昌;钱鼎伟;;城中村:农村城市化的困境与出路[J];理论参考;2006年01期
2 许德森;;城中村改造的福田模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11期
3 孙林;;对城中村性质与作用的再认识——以广州市为例[J];理论导刊;2011年01期
4 万娟娟;程秀建;;三旧改造相关法律问题的背景及前景分析——兼论城中村改制公司法律问题[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9期
5 谢志岿;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6 黄鞭;张辉;;城中村综合改造路径初探——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7 殷武;;城中村改造中的政府责任论[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王涛;;浅析政府在解决城中村问题中的职能定位[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9 天津市城中村改造调研组;;我市城中村的现状、问题及改造对策[J];求知;2008年09期
10 蓝宇蕴;;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功能分析——基于城中村空间改造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科敏;;规范政府行为,推进武汉市城中村改造[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婷;周毅刚;;国内城中村研究十年述评[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3 吴邦銮;;城中村发展机制及干预思路初探[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宋聚生;盛洁;刘鹏跃;;社会生态视角下的深圳城中村再生认识[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何民钦;高辉娜;周素红;;我国城中村改造及相关研究评述[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传亮;;济南市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徐娜;汪如民;张芳芳;;武汉市城中村改造效益评价[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晓伟;刘星;;“城中村”改造中要突出抓好环境保护[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李峰;洪文迁;;“城中村”改造中的公私合作,以厦门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榕;陈志强;;北京新城城中村考察及改造实施机制探讨[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董芸;坚定信心集中整体改造城中村[N];陕西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宏;郑州:城中村烂摊子越铺越大[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3 李格非;103号文:郑州城中村改造破题[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4 郭军;解决“城中村”问题要有战略意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陈秀雅;城中村改造“硬骨头”该怎么啃?[N];苏州日报;2006年
6 记者 朱玲;代表议案推动城中村改造[N];西安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李丹丹;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N];昆明日报;2007年
8 ;城中村改造衔枚疾进[N];郑州日报;2008年
9 马雪荣;城中村—安全隐患有如“定时炸弹”[N];昆明日报;2008年
10 本版编辑邋赵志敏 王金堂 韩雁 姚琳 韩赤军;改造城中村 三年大变样[N];保定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剑青;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厉基巍;北京城中村整治初步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3 黄静晗;城中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民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5 周新宏;城中村问题:形成、存续与改造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6 沈莹;西安市城中村居住形态更新改造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何保利;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新;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群体冲突[D];吉林大学;2011年
9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立华;“城中村”改造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李炼;我国都市城中村现象分析及改造发展初探[D];同济大学;2008年
3 胡长海;重庆市“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造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刘家瑛;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郭彪;“城中村”改造中的产权理论应用[D];浙江大学;2009年
6 付冠男;哈尔滨市城中村现状调查及改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7 刘丰;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中村改造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王昆峰;济南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谢灿成;广州市“城中村”更新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10 殷小青;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12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11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