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社会救助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22:17

  本文关键词: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社会救助法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反贫困 社会保障权 社会救助法律体系 依法救助


【摘要】:贫困困扰着人类社会与文明的进步,尤其在我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国家一直重点关注新农村的开发与建设,并且描绘出了到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这伟大的进程中,贫困问题就成为了最大的阻碍,尤其是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体现----农村贫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滞后的农村经济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旋律。而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的子系统,是农村反贫困的有效手段,能够激发农村的生产活力,保障贫困农民的各项权益,也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维护人权,实现社会公正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需要。面对贫困现象,学者们多从经济调控和行政管理方向去分析和解决,而从法律的角度去认识和深刻研究的却是少见。本文从社会救助的视角出发,以规范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和制度以及完善社会救助功能实现的保障措施为支撑来研究农村反贫困问题。基于对社会救助和农村反贫困基础理论的阐述,结合两者的实践分析,发现他们之间的契合点和互动面,更为社会救助与农村反贫困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我国农村反贫困中社会救助的实证研究以及借鉴国际上各国社会救助的有益做法,得出我国务必重视社会救助工作,且给予社会救助适宜的理念指导和制度设计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重要启示。重点分析农村反贫困中社会救助在立法上、救助程序中以及社会救助考评激励机制和促进贫困人口自立措施方面的具体法律问题及制度缺陷。规范农村反贫困视野下的社会救助,需要确立社会救助的指导理念和基本原则,健全该体系和重构该法律制度。同时设计社会救助功能实现的保障措施:包括执行中央文件部署,稳步推进农村发展;科学统筹规划,保障救助“血液”开源;整合救助资源,深挖市场潜力;加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与推动农村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细化救助管理部门职责,正确引导民间救助等。通过对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社会救助法律问题的研究,能够为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农民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以便推动我国新农村良性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夙愿。
【关键词】:农村反贫困 社会保障权 社会救助法律体系 依法救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82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导论12-20
  • 1.1 研究缘起12-13
  • 1.1.1 问题的提出12
  • 1.1.2 选题的目的12-13
  • 1.1.3 选题的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7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4-15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5-17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17
  •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17-18
  • 1.3.1 研究方法17-18
  • 1.3.2 研究路线18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18-20
  • 第二章 农村反贫困与社会救助的基础理论20-33
  • 2.1 农村反贫困相关概述20-22
  • 2.1.1 贫困的界定20
  • 2.1.2 贫困的成因20-21
  • 2.1.3“反贫困”的内涵21-22
  • 2.2 社会救助制度概述22-25
  • 2.2.1 社会救助制度的概念22
  • 2.2.2 社会救助与相关概念的区别22-23
  • 2.2.3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概念和内容23-25
  • 2.3 社会救助与农村反贫困的契合点和互动面25-29
  • 2.3.1 社会救助对于农村反贫困的价值25-27
  • 2.3.2 农村反贫困实践对于社会救助理论的丰富27-29
  • 2.4 农村反贫困进程中实施社会救助的理论分析29-33
  • 2.4.1 法学理论29-30
  • 2.4.2 社会学理论30-31
  • 2.4.3 经济学理论31-33
  • 第三章 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社会救助制度的实证考量33-46
  • 3.1 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社会救助制度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33-35
  • 3.1.1 实证研究的背景33
  • 3.1.2 实证研究的样本分析33-35
  • 3.2 我国农村反贫困进程中主要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35-39
  • 3.2.1 农村贫困性社会救助35-37
  • 3.2.2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37-38
  • 3.2.3 农村灾害救助制度38-39
  • 3.3 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39-44
  • 3.3.1 社会救助立法上的结构性失衡39-40
  • 3.3.2 社会救助实施中各主体的不足40-42
  • 3.3.3 社会救助考评激励机制不够42-43
  • 3.3.4 社会救助促进自立脱贫的措施不力43-44
  • 3.4 社会救助制度存在法律问题的根源44-46
  • 3.4.1 社会发展水平影响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属性44
  • 3.4.2 城乡二元化决定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框架44
  • 3.4.3 社保资金匮乏影响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效果44-46
  • 第四章 社会救助制度的域外借鉴与启示46-54
  • 4.1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救助实践46-50
  • 4.1.1 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46-47
  • 4.1.2 英国社会救助制度47-48
  • 4.1.3 日本的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48-49
  • 4.1.4 拉美国家的社会救助改革49-50
  • 4.2 国外社会救助实践对我国的启示50-54
  • 4.2.1 明确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51
  • 4.2.2 以适当的社会救助理念为指导51
  • 4.2.3 采取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51-54
  • 第五章 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社会救助制度及机制的完善54-62
  • 5.1 明确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理念54-55
  • 5.1.1 生存理念54
  • 5.1.2 发展理念54-55
  • 5.1.3 社会和谐理念55
  • 5.2 确立农村反贫困中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55-56
  • 5.2.1 政府主体责任与救助主体多元化原则55-56
  • 5.2.2 制度完整性与多重制度协调相结合原则56
  • 5.2.3 普遍性救助与特殊性救助相结合原则56
  • 5.3 调整农村社会救助的法律制度内容56-59
  • 5.3.1 完善《暂行办法》的法律衔接56-57
  • 5.3.2 明确农村反贫困救助主体57
  • 5.3.3 建立农村反贫困社会救助的法律责任制度57-58
  • 5.3.4 规范社会救助的程序性制度58-59
  • 5.4 健全农村反贫困视野下的社会救助机制59-62
  • 5.4.1 优化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机制59
  • 5.4.2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互助机制59-60
  • 5.4.3 加强社会救助监管与考评机制60-61
  • 5.4.4 建立类型化的防止返贫机制61-62
  • 第六章 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社会救助的法律保障62-70
  • 6.1 政策角度:严格落实中央文件部署,稳步推进农村发展62-63
  • 6.1.1 加大农村产业政策扶持力度62-63
  • 6.1.2 发展农业产业化,完善农产品价格机制63
  • 6.2 资金角度:科学统筹规划,保障救助“血液”开源63-66
  • 6.2.1 加强财税体制改革,提高社会救助资金在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63-64
  • 6.2.2 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减轻部分农村贫困64
  • 6.2.3 提高扶贫基金的使用效率64-66
  • 6.3 市场角度:整合救助资源配置,发掘市场潜力66-68
  • 6.3.1 金融市场: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推动农村金融发展66
  • 6.3.2 劳动力就业市场:联动社会救助与就业发展机制66-67
  • 6.3.3 信息市场:利用市场调控机能,充分发掘经济信息反贫67-68
  • 6.4 人力资本角度: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68-69
  • 6.4.1 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68
  • 6.4.2 加强增进健康存量的公共卫生保健工作68-69
  • 6.4.3 注重从精神文化上扶贫69
  • 6.5 救助管理角度:细化救助管理部门职责,正确引导民间救助69-70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70-72
  • 7.1 研究结论70-71
  • 7.2 研究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8
  • 附录1 调查问卷样卷78-80
  • 附录2 访谈提纲80-82
  • 附录3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82-83
  • 附录4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83-85
  • 致谢85-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举国;;英、美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演变及其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吴潇;;1935年《社会保障法》颁布前美国的社会救助[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3 黄匡时;;社会保障“全覆盖”研究[J];西部论坛;2013年06期

4 王德强;程敏;马文强;;涉农纠纷化解机制主体职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2期

5 郑青;夏国永;;社会福利可持续发展的生长机制及培育路径[J];长白学刊;2013年06期

6 胡玉鸿;;正确理解弱者权利保护中的社会公平原则[J];法学;2015年01期

7 钟会兵;;社会保障立法考量因素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亚玲;;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詹花秀;;论财政转移支付的规范化与社会公平正义[J];湖湘论坛;2013年06期

10 席能;;社会救助行政救济手段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焦克源;甘肃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肖艳辉;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8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128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9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