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可再生能源经济激励政策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00:30

  本文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经济激励政策立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激励 可再生能源 发展基金 碳税


【摘要】:我国现行可再生能源立法中有关经济激励的规范,主要通过设立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发放财政贴息贷款和实行税收优惠的方式促进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但目前存在相关内容可操作性不强、行政法规或部委规章缺失、地方立法发展不均衡、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对传统能源征税力度小等现实状况,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通观全球,各国政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采取的激励措施各有所长,但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类:税收支持;金融支持,包括优惠贷款、国际银行投资和可再生能源基金或政府直接投资;政府财政补贴。建议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出台相关行政法规或部委规章、加强地方立法、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开征碳税,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经济激励力度。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分类号】:D922.67;F124.5
【正文快照】: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社会发展目标。低碳发展本质上是能源利用的低碳,实现路径包括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多数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由于其开发过程无污染、可再生使用等特点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远;;“看得见的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分析[J];现代法学;2007年06期

2 章放;;可再生能源政策体系初探[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0年10期

3 刘慧;;欧盟的可再生能源合作机制[J];国际资料信息;2010年09期

4 王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的完善研究[J];知识经济;2010年23期

5 吕霞;;以可再生能源义务法令为核心的英国可再生能源法[J];中州学刊;2012年05期

6 蔡守秋;;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的现状与发展[J];中州学刊;2012年05期

7 赵永新;;可再生能源,仅有法律远远不够[J];绿色视野;2006年03期

8 李京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J];群言;2001年10期

9 ;我国将出台《可再生能源促进法》[J];贵州水力发电;2003年04期

10 宋芳;;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J];中国法律;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工作的意见[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2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3 方炎;;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李燕;汪贤强;;我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韩立红;;河北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思考[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李沛;何文晶;杨慧;;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侠;徐壮;苏道年;鲁玲;张则振;;山东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思路与对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关于2011年度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申报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1]38号)[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9 ;十堰市住建委关于印发《十堰市“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发展规划》的通知[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10 ;宜昌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华;法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N];中国煤炭报;2004年

2 钟欣;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创历史新高[N];中国贸易报;2005年

3 林琳;气象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大有作为[N];中国气象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丁 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瓶颈[N];中国质量报;2005年

5 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 冯之竣;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N];光明日报;2005年

6 毛 磊;美国可再生能源消耗锐减[N];经济参考报;2002年

7 王一娟 李敏;可再生能源产业全球升温[N];经济参考报;2004年

8 刘向 郑汉根;我国将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立法[N];经济参考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于杉;可再生能源再度看好[N];经济参考报;2004年

10 记者:杨骏;高油价给可再生能源积聚优势[N];经济参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宝卿;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2 宋辉;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曹卫兵;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高新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模型与政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5 胡丽霞;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6 李璐;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影响的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陈军;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战略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8 黄s,

本文编号:1154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154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8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