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语境下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依法治国语境下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研究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公共行政改革热潮的推动下,建设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不断明确重视官员的责任意识,已是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在其影响下,我国行政问责开始于2003年之后,尤其是非典爆发之后开始大规模实施。近几年来,在国内发生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突发事件,例如天津大爆炸、环境污染、建设工程事故、重大交通安全事故,致使许多官员被问责追究,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次会议首次以专题形式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表明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法治不健全,配套制度不完善等缺陷,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行政问责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共有六个部分。(1)绪论。主要介绍文章写作背景、问责制的研究意义,进而分析行政问责制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后,总结了论文写作思路以及写作方法;(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对依法治国、行政责任、行政问责制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社会契约论、责任政府、有限政府理论进行了阐释;(3)分析了依法治国语境下我国推行行政问责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介绍了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5)阐述外国发达地区在实施行政问责制的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对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启示;(6)对策建议。从立法、内部管理体制、配套制度及文化环境等方面对我国行政问责制进行改革,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依法治国是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重要动力,行政问责制的完善关系到法制国家、责任政府的建立,研究这一问题意义重大;(2)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在不断完善,政策内容更加全面,执行力度不断加大,有效缓解了问责不力、不完善的严峻形势,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3)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内容、问责标准是当前行政问责制的重要内容,行政问责制的研究在今后应不断加大这方面的倾向;(4)完善我国的行政问责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全社会共同关注。法律制度应当起主要作用,制定的配套机制应发挥应有的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作用,加大文化层面的影响作用,使人们树立监督行政问责、积极参与的意识,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架起桥梁,为构建法治社会、责任政府、政府依法执政奠定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9;D92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波;试论行政问责制的建立[J];科学决策;2004年12期
2 余望成,刘红南;行政问责制:由来、困惑与出路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张霄;评析“行政问责制”的推行[J];台声.新视角;2005年05期
4 李扬眉;李声宇;;问题与对策: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林崇建;周亚越;;我国完善行政问责制之路径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3期
6 余玖玖;;试析“行政问责制”[J];行政与法;2006年07期
7 任德成;费广胜;;行政问责制的理论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郭立场;;完善行政问责制任重道远[J];学习月刊;2006年24期
9 周俊;;从信息公开的角度看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10 薛瑞汉;;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对策建议[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创新;刘威;;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2 刘丽娟;;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问题、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3 齐力;孟繁华;;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4 白城市委党校课题组;叶爱萍;;深化行政问责制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孔祥利;穆随心;董喜林;;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交流材料之三 问责问廉问效:行政问责制的新拓展[A];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中新;李隆鹏;;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7 赵志军;;坚持行政问责制要解决几个突出问题[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8 韩铁军;;实施行政问责制的几个难点性问题[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9 刘丽娟;;对当前行政问责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的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10 王郅强;李辉;文宏;;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报告[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深入推进行政问责制力促全面工作上水平[N];莱芜日报;2008年
2 胡安迎;深入推进行政问责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N];莱芜日报;2008年
3 李荣 李斌;上海“三个从严处理”推进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顾意亮;政协委员“问责”行政问责制[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来宾市委党校 吴练斌;行政问责制意义浅析[N];广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伍晓阳;云南问责干部近三千[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苏州大学 黄建洪;行政问责制亟待创新[N];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陈雪菲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完善行政问责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潘贻杰;公务员行政问责制架构探讨[N];江苏经济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罗小军 实习记者 朱蔚然;行政问责制有待法律完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文静;中国行政问责深入研究:困境、归因及其走向[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娅妮;行政问责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钱鹏;论行政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梁宁;关于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基础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磊;行政问责制: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D];厦门大学;2009年
5 方舒;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沈子兰;我国行政问责制的保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徐岚蔚;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冯静;我国地方行政问责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9 申海蓉;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10 赵云霞;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88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18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