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翻转课堂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以“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课程教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8 07:09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以“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课程教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翻转课堂 高职教育 教学模式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自身的优势,在高职课程教学中也多有应用。文章以"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在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等。
【作者单位】: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G2015ZD02
【分类号】:D912.6-4;G434
【正文快照】: ——以“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课程教学为例0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教学理念的创新,近年来,国际上涌现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国众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使之为不同的教育领域所熟知与应用。作为高等教育形式之一的高等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月秋;祝志勇;;高职课程合作学习中个体考核公平性对策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王丽娟;张等菊;;“行企校”联动构建“基于项目的网络课程”——高职课程改革的实践场域拓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3 刘文东;;谈高职课程教学改革——设计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苏华;魏力;;市场营销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探讨——基于调研个案的研究[J];学理论;2013年17期

5 梁小花;;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块化设计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胡宇彬;;他山之石 可攻玉否——对高职CBE课程模式的思考[J];学理论;2010年18期

7 韩瑞;;基于情境教学模式的高职课程情境学习目标设计策略[J];学理论;2011年21期

8 谢梅英;;“技能+项目”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推销技术》课程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9 陈洁瑾;;高职课程项目化开发的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0年35期

10 徐辉元;冯毅;;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及原则[J];世纪桥;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朝晖;刘利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我国高职课程改革[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清彬;;高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探索[A];福建省科协第十届学术年会船舶及海洋工程分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原;;农科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分析与对策[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栾一凡;渠晓伟;;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问题的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应樱;徐红专;;在会计职业岗位层次变化中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7 延静;;调查与统计课程改革与实践[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8 郑琦;;以能力为本位、项目化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为例[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匡瑛;中高职课程衔接需要一体化制度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方展画 程江平 徐敏娟;从“三拓”入手实现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陶璐璐;高职课程打破传统框架[N];中国纺织报;2013年

4 刘育锋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中高职课程衔接:英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记者 王晶 通讯员 王泉;我省高职课程借脑香港理工大[N];湖北日报;2008年

6 范绪锋;高职课程寻求“解压缩”[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松林;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高职课程目标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柳连忠;高职课程内容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孔鹏珂;高中、高职课程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殷慧敏;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5 蒋满英;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课程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慧君;“以生为本”的高职课程设置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付俊薇;主要发达国家高职课程的比较研究与借鉴[D];河北大学;2004年

8 陈洪华;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9 张盈;中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德香;基于系统论的高职课程结构优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33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233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8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