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公租房租赁合同的法律性质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18 18:10

  本文关键词:公租房租赁合同的法律性质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公租房 租赁合同 合同性质 行政合同


【摘要】: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之中的一种新的保障房类型,公租房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出现对于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租房制度的运行离不开租赁合同。然而,迄今为止,有关公租房租赁合同的性质尚无定论,这不仅影响公租房租赁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也会影响公租房租赁合同纠纷的解决。因此,研究公租房租赁合同的法律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第一部分是对研究公租房租赁合同性质的重要意义之探讨。公租房是我国保障房建设的重点。公租房租赁合同是我国公租房制度运行的关键环节。合同性质是我国公租房租赁合同的重要问题。文章第二部分是对公租房租赁合同性质之争的探讨。关于公租房租赁合同的法律性质,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应用,有的按民事合同纠纷进行处理,有的则按行政合同纠纷进行处理。学理上亦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主要表现为三种代表性观点,即民事合同性质说、行政合同性质说和混合性质说。文章第三部分是对公租房租赁合同属于行政合同性质之论证。认定是否属于行政合同,需要考虑四个因素,亦即合同的法律依据、合同的目的、合同的主体以及合同的内容。就合同的法律依据来看,公租房租赁合同主要依据行政法律规范,且立法依据的位阶较低。就合同的目的来看,公租房租赁合同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履行政府公共服务之职能,展现出了极强的非营利性。就合同的主体来看,公租房租赁合同的出租者要么是政府机关,要么是政府所委托的国有企业,承租者则往往具有较为严格的资格限制。就合同的内容来看,不仅格式条款大量存在,而且出租者往往享有对合同履行的监督、指挥、制裁以及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单方解除合同的行政优益权。文章第四部分是对基于行政合同性质的公租房租赁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与解决路径之探讨。公租房租赁合同涉及的社会关系较为复杂,因此解决公租房租赁合同纠纷所适用的法律也较为复杂。基于公租房租赁合同的行政合同性质,应当从同行政优益权有关和无关两个维度,对公租房租赁合同纠纷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纠纷解决路径。如果不是因行使行政优益权而产生的纠纷,则纯属民事性质的纠纷,完全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以及民事诉讼等诸多民事途径加以解决。如果是因行使行政优益权而产生的纠纷,则本质上为行政性纠纷,需要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行政信访等诸多行政侵权救济机制加以解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81;D92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银姬;;韩国公共住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开发;2006年11期

2 李会勋;王学辉;;公租房国家保障义务理论探究——一种溯源分析法[J];理论月刊;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1305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305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7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