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中国志愿者立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1 04:44

  本文关键词:中国志愿者立法问题研究 出处:《兰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志愿者 志愿者组织 服务对象 志愿服务法律关系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志愿者服务也迅速成长起来,我们在很多赈灾抢险和大型赛事的现场都能看到中国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志愿者是不以物质回报为目的无偿的投入志愿服务活动之中,竭尽全力的为中国的公益而付出的拥有高尚品德节操的人。但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部统一的、权威的志愿者全国性法律,使得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志愿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同时也打消了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制定全国性的志愿者法律迫在眉睫。内容共分为四个章节来阐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志愿者的定义和特点、志愿者的概念、以及志愿服务立法对国家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志愿者立法的现状。包括立法名称及结构的不统一、志愿者资格条件的不明确、志愿者组织的登记和管理不统一、志愿服务行为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不一致等,并且详细的分析了我国志愿者生存的现状及成因。第三章首先介绍了美、英、德、日的志愿者立法概括,然后系统了分析了我国对国外志愿者立法的借鉴,并提出了相关的观点。第四章提出了我国完善志愿者统一立法的构思。主要针对志愿者的立法选择,志愿者立法名称与结构、志愿者组织的法律资格等提出合理的建议。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hinese, China volunteer service has grown up rapidly, we are in many major events and disaster relief site can see Chinese volunteers busy. Volunteers are not to material rewards for voluntary service activities into to free, to pay for the public Chinese have noble character integrity people. Bu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still does not have a unified national legal authority, volunteers, making China's volunteer service is restricted to some degree,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voluntary service disputes are not properly solved, also dispel the enthusiasm of some volunteers, the formulation of national volunteers law imminent. The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lunteers, volunteer and volunteer service concept. I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national legisl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volunteer legislation. Include unified legislation name and structure, volunteer qualification is not clear, the reg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is not unified,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body of volunteer service behavior is not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s not consistent,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causes of China's volunteer survival.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Germany, Japan and the volunteer legislation summary, system analysis of China's legislation on foreign volunteers for reference,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opinions. The fourth chapter puts forward to improve the volunteer uniform legislation conception our country. Mainly for the selection of volunteers volunteer legislation, legislation name and structure,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f the legal qualification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叶方兴;;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葛云松;;论社会团体的成立[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4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5 刘爱龙;;法理学三十年之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述评[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6 陈秀萍;;和谐社会语境中进取性社会利益及司法保护——“彭宇案”引发的思考[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7 朱力宇;熊侃;;过渡司法及其在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8 梁鹏;徐学鹿;;论和谐商法[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9 郭栋;;侵权法中的作为义务探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郭一精;;文化自觉视阈下的道德法律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徐湘林;;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的现实主义理性审视[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9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6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金yN臣;当代中国社会组织自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原黎黎;从“清官情结”看徒法不能以自行[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奚春锋;社区文化社团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58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358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5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