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背景下我国环境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本文关键词:绿色化背景下我国环境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出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环境立法作为环境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和贯彻对于环境法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环境法治对于实现绿色化的整体效果。但在绿色化背景下我国环境立法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困境,为此,我国环境立法应该树立绿色化的立法理念,调整环境立法目的,发展协调有序的立法保障机制,通过环境立法贯彻公众参与原则。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vironmental rule of law,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rule of law. And to a large extent affect the environmental rule of law in China to achieve the overall effect of green. But in the context of green environment legislation in China still has some difficulties, for this reason. China's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should set up the idea of green legislation, adjust the purpose of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develop a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legislative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C0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820005)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一、绿色化基本内涵“绿色化”理念首次在2015年初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出现,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形成了新时期的“五化一体”发展格局。绿色化的提出不仅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对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启家;中国环境立法评估:可持续发展与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3期
2 汪娟,肖扬;地方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年S1期
3 王雷;;完善环境立法 实现可持续发展[J];城乡建设;2006年01期
4 毛如柏;;中国应进一步完善环境立法,依法推进可持续发展[J];城乡建设;2006年01期
5 谢冬慧;王建国;;中外环境立法目的之比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朱文玲;张晨;;乌鲁木齐市环境立法的现状分析和完善建议[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7 辛辉;杨莉英;;加快地方环境立法 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年10期
8 王小钢;;对“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反思——试论当前中国复杂社会背景下环境立法的目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高莹;;加强环境立法 加大执法力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10 孙佑海;;择时而立 立足实际 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经验[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娟;肖扬;;地方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俸俊玲;李文华;邵建忠;;浅论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3 姜素红;;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之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芳;张廉;;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立法应解决的主要问题[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5 万劲波;;推进环境立法的综合化[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史玉成;;西部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兼论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徐振才;;浅析我国现代环境立法的历史进程[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8 梁晨;;新时期我国环境立法的回顾与反思[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9 杨兴;;论全球环境立法趋同化的根源及现实表征[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白平则;;当代中国社会环境公平问题透视——环境公平应成为环境法的基本理念[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副教授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 丁文广 仙昀让;甘肃:提高妇女参与环境立法能力[N];中国妇女报;2012年
2 记者 郄建荣;环境立法不能被利益集团左右[N];法制日报;2013年
3 王小龙;环境立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获证实[N];科技日报;2013年
4 刘英团;农村环境立法应强调官员责任[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刘袅;不断加强环境立法[N];西藏日报(汉);2014年
6 世昕;环境立法:避免行政部门揽权不作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刘世昕;环境立法要避免“争权而不负责”现象[N];西部时报;2007年
8 束洪福;改革与发展蓝皮书回顾环境立法30年[N];科技日报;2008年
9 束洪福;发展和改革蓝皮书回顾环境立法30年[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郄建荣;美国:环境立法的归宿是以人为本[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爱军;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2000年以来山西省环境立法科学性的调研报告[D];山西大学;2012年
2 宋丰;环境立法的伦理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申宁;系统论视野下的山西省环境立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4 李慧娟;欧盟环境立法评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孙培育;我国环境立法的反思与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孙晓罡;论科学发展观与环境立法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陈孝劲;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立法的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王婷;论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立法之目的及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春云;昆明市环境立法的现状分析与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10 王卉;论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下我国环境立法思想中的症结与出路[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7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42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