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理中的权力真空及其防范
本文选题:地方治理 切入点:权力真空 出处:《法学》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地方事务管理呈现出中央、地方、民众、市场与社会组织多元共治的状态。然而,在中央单方面管理模式尚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中央权力下放后的地方治理只是地方事务管理合理化的结果,而非中央与地方法定权限划分的结果。在没有法律予以明确保障以及市场与社会组织在治理中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地方治理中的权力行使缺乏相应的责任机制予以约束,致使出现了权力真空问题。地方治理在合理化之外亟需合法化,必须在法治框架下对地方治理中的权力真空问题予以防范。一方面,通过立法明确地方治理中各方的权限进行事前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公众参与、完善市场以及社会组织的运行来约束地方治理中的动态权力行使;另一方面,引入司法进行事后监督与权利救济,以矫正地方治理中法律规定与权力行使实践之间的不一致。
[Abstract]:With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central power, the management of local affairs presents a state of pluralistic and co-governance among the central, local, people, marke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However, while the unilateral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d, Local governance after decentralization of central authority is only the result of rationalization of local affairs management, not the result of the division of central and local statutory powers. In the absence of clear protection by law, and in the absence of marke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deficiencies in governance,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in the exercise of power in local governance leads to the problem of power vacuum. Besides rationalization, local governance needs to be legalized. It is necessary to guard against the power vacuum in local governanc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rule of law. On the one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lear through legislation the authority of all parties in local governance to carry out prior control, and on this basis, to regula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marke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to restrain the dynamic power exercise in local governance; on the other hand, introduce the judicial supervision and right relief after the introduction,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legal provisions and the practice of power exercise in loc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宪法价值评价研究”(编号:14BFX1108) 重庆市2011计划“重庆市地方立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国;中国地方治理与建设责任政府[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何艳玲;特定事件、治理过程与治理文化——一个新的地方治理实践分析框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关盼军;;从政治文化看中国农村地方治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4 张永宏;;地方治理与农民工保护[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05期
5 孟祥科;刘彦;;中国地方治理制度改革取向分析[J];天中学刊;2008年03期
6 曹剑光;;国内地方治理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08年02期
7 单鑫;;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一个分析框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龙宁丽;;地方治理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1期
9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决策比较[J];理论探讨;2009年03期
10 何艳玲;;“嵌入式自治”:国家—地方互嵌关系下的地方治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周振林;;中美地方治理市场化技术比较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雅勤;;转型时期的地方治理:困境与出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永茂;;台湾地方治理的发展与限制:以台北市大安区为例[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张雅勤;;论我国地方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突破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谷宇;;官绅共治与政务协商——传统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张雅勤;;转型时期地方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突破对策[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7 许民和;;地方治理在社会转型期的“非政府化”突破[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8 李旭琴;;构建地方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公共关系模式——地方治理理论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梁波;刘玉照;王海英;;地方治理结构的转型与农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地方治理:需要从“经营”转向服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2 李跃;转变发展方式须积极推进地方治理模式科学化[N];学习时报;2010年
3 记者 何祖谋;省委党校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成立[N];福建日报;2012年
4 朱绩崧;地方治理要破除“念经机”心态[N];联合时报;2013年
5 杨雪冬;治理主体多元:地方治理向复合治理结构转变[N];学习时报;2009年
6 ;改革行政区划刷新地方治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7 李伟;于变迁中汲取前行的智慧[N];无锡日报;2013年
8 陈家刚;发挥好协商民主的“对话”作用[N];中国社会报;2008年
9 南宁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甘日栋;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广西日报;2014年
10 正林;在政府、大学和社会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学术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汤玉权;利益、参与与地方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利萍;地方治理中的协同及其机制构建[D];浙江大学;2013年
5 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青;地方治理视野中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徐越倩;治理的兴起与国家角色的转型[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启;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地方治理有效性论析[D];河南大学;2006年
2 罗安生;当代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浙江大学;2005年
3 温雪秋;地方治理视野下珠江三角洲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沈锦坤;信息社会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玲;论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经光;地方治理中政协职能作用发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杨倩;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贺凤;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德国;地方治理[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孔凯;寻找当代地方治理研究的新话语[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4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63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