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争议类型与解决路径
本文选题:政府信息公开 + 诉讼 ; 参考:《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年07期
【摘要】:为了探究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运行现状,挖掘实务中的争议并提供解决路径,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人民司法》刊载的案例为研究对象,发现争议集中在政府信息的认定、社会稳定的认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认定等内容上。借助法条谱系和理论学说,可以将这些争议定位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资格、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府信息公开答复的合法要件等逻辑类型。相关争议的解决应当在适法为重点,修法为补充原则下分类讨论。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in our country, excavate the disputes in practice and provide the solution path, the article adopts the case study method, taking the cases published in the people's Justi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Discovery disputes focu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ocial stability, trade secrets and personal privacy. With the help of the pedigree of law and theory, these disputes can be defined as the qualification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pplication, the scop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he legal elements of public reply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he relevant dispute settlement should be discussed by classification under the principle of appropriate law and amendment.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基金】: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研究”(项目编号:2011-Z-20-A)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成果
【分类号】:D63;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宇;;反信息公开行政诉讼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7年08期
2 李牧;;论公民信息申请权的实现障碍及其克服途径[J];法学评论;2010年04期
3 江必新;梁凤云;;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诉讼[J];法学研究;2007年05期
4 黄卉;章剑生;;判例研究及其方法——基于第七期“判例研读沙龙”的评论性综述[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周汉华;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03期
6 朱芒;开放型政府的法律理念和实践(上)——日本信息公开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03期
7 朱芒;开放型政府的法律理念和实践(下)——日本的信息公开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04期
8 钱影;;公开,抑或不公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3条的目的论限缩[J];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02期
9 房朔杨;陈峰;;信息公开防御诉讼运作规则探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章剑生;;知情权及其保障——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例[J];中国法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宋超;公开与保密: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焦点[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3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石先钰;;加强法官道德建设是法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伏创宇;;反公开诉讼中的第三人保护研究[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邓志;;政府信息公开与反公开的冲突及其消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琰;政府信息延迟公开的法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傅小兵;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宇;;反信息公开行政诉讼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7年08期
2 刘文静;;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法商研究;2007年04期
3 韩大元;;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J];法学家;2004年04期
4 杨小军;;论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孔繁华;;从性质看我国行政诉讼立法目的之定位[J];河北法学;2007年06期
6 燕明安;信息公开的制度供给与需求分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章志远;韩国信息公开法述评——兼及对中国的立法启示[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伏创宇;;反公开诉讼中的保护机制探析[J];时代法学;2009年02期
9 杨小军;;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若干法律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周汉华;起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家建议稿)的基本考虑[J];法学研究;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念;;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J];青春岁月;2012年16期
2 王静;;利用档案部门优势 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J];北京档案;2014年06期
3 严真;;美国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分析与启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年05期
4 安宁;;微博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的适宜性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18期
5 赵芸霄;郎成爽;;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8年08期
6 彭拥兵;完善警情通报制度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鞠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年05期
8 李晶;;美英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8期
9 周斌;;英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及其保障措施[J];兰台世界;2011年18期
10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J];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征;马海燕;;西方媒体与中国政府的博弈——从拉萨“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西方媒体报道看中国政府信息公开与舆论引导亟待解决的问题[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2 傅小兵;;论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以京藏高速堵车的信息公开为例[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倩;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不足与完善[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曾亭;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3 赵坤;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视域下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4 杨帆;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49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4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