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立法的原则问题
本文选题:互联网立法 + 行政立法 ; 参考:《新闻爱好者》2015年08期
【摘要】:这些年来的中国互联网立法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法律的位阶偏低;第二,部门立法明显;第三,重管理,轻保护。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原来的部门立法变成公开立法、开门立法;二是确定中国互联网立法的原则,对网络言论表达的限制应该明显低于对传统媒体的限制。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nternet legislation in recent years: first, the rank of the law is low; second, the department legislation is obvious; third, the managemen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protection.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we need to start from two aspects: first, from the original departmental legislation to open legislation and open the door legislation; second, to determine the principles of China's Internet legislation. Restrictions on online expression should b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n traditional media.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几个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胡泳;;困境与共谋:中国网民权利分析——以“绿坝”事件为例[J];新闻记者;2009年11期
3 魏永征;;没有《新闻法》就不要讲新闻法学吗?——新闻法和新闻法学的内容(新闻法学讲座之一)[J];新闻三昧;199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王洪波;李颖;;社群与个人孰先孰后?——对社群主义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性原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王浩斌;;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及其表现样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明水;;关于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防止腐败滋生的对策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李猛;;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对两种文化的融合[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5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权政;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曙宏,李洪雷;新世纪我国行政立法的发展趋势[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2 张勇;在促进扩展中监督行政立法[J];大连干部学刊;2002年01期
3 徐珍;浅析行政立法中的援用[J];河北法学;2002年S1期
4 王丽;论行政立法的程序控制[J];法学论坛;2002年05期
5 毕雁英,栗力;加强行政立法监督是完善行政立法的关键[J];行政论坛;2002年05期
6 张淑芳;论行政立法的价值选择[J];中国法学;2003年04期
7 金攀;中国行政立法的实证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8 邱伟杰;浅论我国行政立法的若干问题[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9 彭迅扬,彭参;行政立法的利益坐标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曾祥华;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建勋;;对行政立法中的公民消极参与现象探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江子浩;马贝艺;;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3 江子浩;李剑;马贝艺;余飞麟;李萍;;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4 黄庆华;汤恩婧;;试析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控制[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申晓华;;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立法与民主参与[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细良;高修卫;;论“行政立法部门化”及其防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牛玉兵;;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行政立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钟佳萍;黄瑜;;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行政立法[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9 窦衍瑞;;论行政立法的程序控制[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10 胡兰文;许洪军;;试论我国行政立法监督[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冲;行政立法中的民事制约[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赵肖筠 阎巍 赵改荣;行政立法中的民事制约[N];法制日报;2004年
3 厦门监察局课题组;建立健全行政立法监督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4 黄龙;行政立法的民事制约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记者 顾瑞珍;完善行政立法机制促和谐[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记者 商宇;我市行政立法定下基本规范[N];重庆日报;2008年
7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早报特约评论员 王琳;行政立法:汲取民意与听取民意同等重要[N];东方早报;2009年
8 张红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加强行政立法评估体系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9 珠海市法制局 余学旺;重数量更要重质量[N];珠海特区报;2011年
10 张伟杰;行政立法 需要老百姓的互动[N];工人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祥华;行政立法的正当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马凯;行政立法监督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核;行政立法评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婷;论行政立法腐败及其防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少霞;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左丽艳;行政立法不作为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阳;行政立法效益评价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颖;论行政立法及其监督模式[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高姝楠;行政立法的效益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马燕;我国行政立法的成本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郑昭阳;行政立法“部门主导”现象的成因分析与控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刘婕;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65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6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