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医事法治的目标及路径
本文选题:健康权 + 法治社会 ; 参考:《河北法学》2015年12期
【摘要】:医事法治关乎公民的人身健康权益与社会稳定,是我国构建现代法治体系与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领域。医事法治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对医事活动与医事关系的法律深规制,为我国公民生命健康权益的实现与保护提供有效的保障。医事法治是一项包括医事法治理念、医事立法、医事法实施、医事纠纷解决机制等要素在内的动态系统工程。科学构建并完善我国医事法律体系是其基础,其中公民健康权"入宪"、制定系统的《医事法》及对现行医事法进行修整为其主要内容。医事法的公平、公正及有效实施是其"生命线"。医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科学构建则是推进医事法治的有力保障。
[Abstract]:The rule of law in medical affairs is related to the health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and social stability. It is an indispensable basic fiel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egal system and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ety ruled by law in China.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the rule of law in medical affairs is to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health and rights of Chinese citizens through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l activities and medical affairs. The rule of law in medical affairs is a dynamic system engineering, which includes the concept of medical rule of law, medical legislation,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law, medical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It i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of our country's medical legal system, in which the citizen's right to health "enters the constitution", formulates the systematic "Medical Law" and modifies the current medical law as its main content. The fair, just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law is its lifeline.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is a powerful guarantee to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in medical affairs.
【作者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辽宁省2014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医患纠纷法律深规制研究》(L14BFXO13) 辽宁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问题研究》(JG13DB217) 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项目《过度医疗侵权责任及其法律规制研究》(YF13-Y20)
【分类号】: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芸;;再考“医疗水平论”及医疗过失判断标准[J];东方法学;2011年05期
2 郭玉军;杜立;;医疗事故损害赔偿仲裁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3 陈云良;;基本医疗服务法制化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杜承铭;谢敏贤;;论健康权的宪法权利属性及实现[J];河北法学;2007年01期
5 艾尔肯;方博;;我国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报告[J];河北法学;2010年02期
6 刘兰秋;;域外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研究[J];河北法学;2012年11期
7 罗慰年;;医患冲突之我见[J];南风窗;2014年12期
8 王安富;;论过度医疗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规制[J];法学论坛;2012年04期
9 周旺生;论法之难行之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10 赵存喜;;评《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J];中国司法鉴定;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镭;彭高凡;;低收入群体健康权的立法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刘文学,程乃胜;自愿“婚前医学检查”的法律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艾尔肯;方博;;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纠纷防范之对策[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4 刘毅;;交往理性与演进理性:哈贝马斯与哈耶克法律思想对中国法治的启示[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5 张新佳;;论法治社会建构中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6 董春华;;中美医疗器械侵权中医疗机构性质之争[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7 曾令秀;;基层医院产科护理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8 蒋卫荣;;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与公民档案利用权的充分实现——以“张岩案”为中心[J];档案学通讯;2004年02期
9 郭立新;阮明芹;田丽华;;抓住工作关键 做好差错防范[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年04期
10 张建伟;;论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克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光强;精神分裂症临床干预过程中知情同意问题的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贾泽明;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管理流程,推动内镜技术准入和规范化发展[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香民;风险社会与我国法律观念的变革[D];吉林大学;2012年
4 朱凤义;转型中国法律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秉乾;论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朱平;制度伦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制度[D];厦门大学;2007年
7 尤雪英;税会关系模式:国际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D];厦门大学;2007年
8 王成礼;社会主义法治均衡发展战略[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孙晓云;国际人权法视域下的健康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罗刚;论《侵权责任法》实施背景下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英海;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的历史演进及制度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霞;论我国医疗损害鉴定中的专家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朱莉;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陈丽;完善政府环境责任之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周智禹;医疗侵权责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悦晖;南京市医疗责任保险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9 郝志勇;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傅倩倩;深圳新型医疗卫生改革方案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连克,杨淑琴;英国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2 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3 陈立峰;王海量;;论我国《仲裁法》的管辖范围[J];北京仲裁;2006年01期
4 李婉丽;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J];当代法学;2003年07期
5 齐树洁;蔡从燕;;江苏轻纺公司诉香港裕亿公司等侵权纠纷上诉案评析——关于仲裁制度价值、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及仲裁条款独立性等问题[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6 汪治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J];法律适用;2004年01期
7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课题组;吕京生;;关于医疗纠纷案件法律适用情况的调研报告[J];法律适用;2008年07期
8 张铁铭;杨言言;;仲裁解决医疗纠纷引发的思考(附1例报告)[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9 夏芸;;日本医疗诉讼改革及对鉴定结论的评价[J];证据科学;2009年03期
10 强美英;;论医疗过失的认定[J];法学杂志;2010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教育研究所 杨晚香;[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徐中起;[N];法制日报;2007年
3 雷锦程;[N];健康报;2003年
4 吴杭民;[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梁慧星;[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窦玉梅;[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白剑峰;[N];人民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968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6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