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战略下的新工人:集体行动与权利意识
本文选题:国家发展战略 + 新工人 ; 参考:《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02期
【摘要】: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启动了新一轮劳动保护立法,旨在改善劳动者的权益、约束劳资冲突、缓解劳资矛盾,但是劳动保护立法的推进并没有改善工业领域中的紧张关系,反而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工人的集体行动。劳动保护立法的悖论必须放置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考察,国家发展战略决定了劳动保护立法只能采取适度限制工人政治权利的方式来维护工人的经济与社会权利,也就是说将工人的政治权利整体性地赋予中华全国总工会,并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主体构建劳工治理体制,然而此种劳工治理体制的实践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地方政府与资本之间联盟的影响,难以切实起到维护工人的经济与社会权利的效果,但是它刺激了工人以集体行动的方式争取工业生产领域之中的政治权利。
[Abstract]:Since 2008,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have launched a new round of labor protection legislation aimed at improving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restraining labor conflicts, and alleviating labor conflicts. However, the promotion of labor protection legislation has not improved the tense relations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On the contrary, it further stimulates the collective action of Chinese workers. The paradox of labor protection legislation must be placed under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which determines that labor protection legislation can only protect workers'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 by moderately restricting workers' political rights. That is to say, the political rights of the workers are given to the All-China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as a whole, and the ACFTU is the main body to construct the labor governance system.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such a system of labour governance is inevitably influenced by alliances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and capital, and it is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safeguar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 of workers. But it spurred workers to fight collectively for political right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分类号】:D92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汪世凯;;转变中的工厂政治[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2 汪建华;;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J];开放时代;2011年11期
3 蔡禾;;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J];开放时代;2010年09期
4 黄岩;;脆弱的团结 对台兴工厂连锁骚乱事件的分析[J];社会;2010年02期
5 裴宜理;余锎;;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上)——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伟军;;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发展目标、实践特征与规制路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刘拥华;;抗争政治与有限国家——对一起企业纠纷案例的分析[J];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3 岳书光;;城管执法冲突何以形成——基于嵌入式执法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05期
4 谢玉华;杨玉芳;毛斑斑;;基于多案例视角的需求诱致型工资集体谈判形成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7年04期
5 汪建华;;包揽式政商关系、本地化用工与内地中小城市的劳工抗争[J];社会学研究;2017年02期
6 闻效仪;;从“国家主导”到多元推动——集体协商的新趋势及其类型学[J];社会学研究;2017年02期
7 汪仕凯;;国家发展战略下的新工人:集体行动与权利意识[J];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02期
8 彭斌;;社会抗争的解释模式再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03期
9 张翼;汪建华;;经济下行背景下劳动关系的变化趋势与政策建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01期
10 汪昕宇;陈雄鹰;艾小青;;就业视角下农民工利益诉求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趋势[J];农村经济;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迈克尔·布洛维;刘建洲;;从波兰尼到盲目乐观:全球劳工研究中的虚假乐观主义[J];开放时代;2011年10期
2 蔡禾;;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J];开放时代;2010年09期
3 潘毅;卢晖临;张慧鹏;;阶级的形成:建筑工地上的劳动控制与建筑工人的集体抗争[J];开放时代;2010年05期
4 黄岩;;脆弱的团结 对台兴工厂连锁骚乱事件的分析[J];社会;2010年02期
5 黄荣贵;;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J];社会;2010年02期
6 郑松泰;;“信息主导”背景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10年02期
7 黄荣贵;桂勇;;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年05期
8 潘毅;卢晖临;严海蓉;陈佩华;萧裕均;蔡禾;;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J];开放时代;2009年06期
9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9年01期
10 高一飞;;工人是否有罢工权[J];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宝祥;要重视发展战略的研究[J];理论探讨;1994年06期
2 葛公尚;略论非洲传统文化与发展战略[J];世界民族;1996年01期
3 文军;略论当今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转变[J];岭南学刊;1996年06期
4 戴银燕;;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政策w,
本文编号:2052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05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