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美国学校体育纠纷中的救助义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8 09:44
【摘要】:结果主义道德导向的权利-义务范式通过社会效用对分配正义的修正,有力地解释了法定救助义务存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为体育法和教育法框架内的学校体育运动中的法定救助义务奠定了法理基础,并设定了救助义务存在的范围。运用案例比较分析法,阐述了美国学校体育运动中的救助义务,三个救助注意标准、四类抗辩事由及其履行要求。
[Abstract]:Through the revision of social utility to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 result-oriented moral paradigm of right and obligation explains the legitimac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legal relief obligation. It lays a legal foundation for the legal obligation of relief in school sport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ports law and education law, and sets the scope of the obligation of ai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as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alvage obligation, three standards of attention, four kinds of defens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n American school sport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科研课题(WJ125ZD018)
【分类号】:D912.1;G5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汪习根;;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创新[J];法学评论;2011年02期

2 乔梁;;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存在问题探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叶方兴;;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刘爱龙;;法理学三十年之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述评[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5 陈秀萍;;和谐社会语境中进取性社会利益及司法保护——“彭宇案”引发的思考[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6 朱力宇;熊侃;;过渡司法及其在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7 梁鹏;徐学鹿;;论和谐商法[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8 郭栋;;侵权法中的作为义务探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郭一精;;文化自觉视阈下的道德法律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10 万绍和;;论法治的稳定性——法治理论预设前提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石愚;;我国行政诉讼异地管辖制度疑与探[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淑玲;乌鲁木齐市部分中学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6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原黎黎;从“清官情结”看徒法不能以自行[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卫玮;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适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童泽福;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性及其内部控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汪小玲;;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2 王新生;;论谈判民主的法治化[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汪孝宗;王红茹;胡雪琴;张璐晶;谈佳隆;;哪个省的GDP“含金量”最高?[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09期

4 蒋荣;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对策——盐城市中小学体育安全教育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滕世华;;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引发的变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刘燕;;从体育社会学角度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四川体育科学;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君如;[N];文汇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平;王静;;由生命权归属设置谈医院的救助义务[J];法制与社会;2011年09期

2 郑丽清;;美国无救助义务规则的修正[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3 卢春荣;;见危救助义务的正当性分析[J];行政与法;2012年08期

4 张孝兵;;浅析将救助义务纳入侵权法调整的可能性[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2年09期

5 郑丽清;;论我国危难救助义务的立法演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朱英禄;;相互扭打跌入水中,先离水者负有法律救助义务吗?[J];法学;1996年06期

7 周海南;;国家承担社会救助义务的特征和原则[J];唯实;2009年03期

8 廖永华;李飚;;游泳同伴互有合理的救助义务吗?[J];江淮法治;2010年15期

9 曾彦;彭小勇;;论夫妻之间的救助义务及其履行[J];当代经理人;2006年05期

10 郑丽清;;对危难救助义务功能的考察与反对立法理由的回应[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垠红;;民事救助义务初论——兼谈刑法对侵权法的影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2 吴卫军;王婕;;刑事诉讼中法官的救助义务——以被害人为视角的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西省信丰县人民检察院 江炜;有救助义务主体也应纳入遗弃罪规制[N];检察日报;2011年

2 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胡科刚 王学文;“救”还是“不救”[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胡科刚;冰峰上的道德困境[N];法制日报;2012年

4 吴成臣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自助游参与者未履行临危救助义务应担责[N];人民法院报;2014年

5 陈立烽 王智裕;相约盗伐林木受伤致死 同去者有相互救助义务[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6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法院 陈群安 陈芳 许方芳;饮酒过量猝死 同桌酒友担责[N];人民法院报;2012年

7 梁清轩 王鑫;被告:无救助义务不赔偿 原告:这场官司要打到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戴卫忠;交警履行救助义务法定职责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田卫;公安交警履行救助义务法定职责的认定[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金宏伟;追不追行窃的小偷?[N];工人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丽清;一般救助义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箐;旁观者的救助义务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2 胡亚;论我国对己无害危难救助义务的法律化[D];华侨大学;2012年

3 范立荔;侵权法视角下纯粹旁观者救助义务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雪晶;民事救助义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陈紫剑;救助义务及其法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6 张杰;美国救助义务规则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吴s,

本文编号:2339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339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2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