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科普志愿者发展情况与对策研究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类项目(2014KPYJD34)
【分类号】:D922.17;D6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梁皑莹;;美国科普场馆志愿者服务对我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之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6期
2 周光召;;在新世纪创造科教兴国新业绩 为实现“十五”计划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科协论坛;2001年Z1期
3 李勃;;国内外青年志愿者工作机制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4期
4 余逸群;论青年志愿者行动与精神[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芳芳;;打造我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之路[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2 周昌贵;;当代中国社会志愿精神的缺失与激励[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翟杰全;;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和内在特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陈莹;南金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阶段性特征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曹梅芳;李相颖;;科普志愿者培训需求分析及建议——以XX科技馆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0期
6 陈莹;南金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阶段性特征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7 刘海静;樊香萍;王猛;路彩霞;;石家庄市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发展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03期
8 谢海瑛;;公共管理视角下对科学技术普及的分析与思考[J];贵州气象;2014年05期
9 宋琳;许兵;;新媒体发展中青年志愿服务注册机制研究——以“江西青年志愿者网”建设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年03期
10 韦丽娃;张恒;王健;;辽宁高校志愿者服务的网络协调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仲明;;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组织与成长[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凤玉;;论高校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培养[A];全国高校科协发展论坛(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3 黄丹斌;;邦宝积木益智玩具催生科普产业化的创新路径[A];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推动汕头腾飞——汕头市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4年
4 华世勃;;改善基层科普服务的几点思考[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贾英杰;;我国科普工作的渠道研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金利芳;;关于科技馆中继作用的探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雷钧;康石伟;;浅析如何利用大众传媒扩大科普传播受众面——以广州科普大讲坛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刘媛媛;;论网络科普的形式及其影响[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牛桂芹;;“科技下乡”概念刍议[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任伟宏;;实施带动战略 促进科普产业发展[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益顺;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翟军亮;农业公共服务决策优化的机理与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杨娟;中英美澳科学传播政策内容及其实施的国际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赵莉;新媒体科学传播亲和力的话语建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志愿者组织的架构及运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张静;共青团组织下的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卢旭东;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阶段性特征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4 南麒;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郭萍;四川省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现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梁春艳;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文博;西安市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及其对策[D];西北大学;2011年
8 葛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卢伟鹏;北京地区体育院校"特殊奥林匹克"志愿者活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张军;安徽省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架构及其运行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吕华元;;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几点作法[J];科协论坛;2004年11期
2 李金花;;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队伍在全民科普工作中的骨干作用[J];学会;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泓;;论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社会价值[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坚守地震灾区的实验室志愿者[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06期
3 赵兴建;王红娟;;风雪中的“小红娟”——记新疆志愿者行动十佳团队塔城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J];今日新疆;2008年06期
4 叶边;罗洁;丁元竹;贾西津;李煜晖;;中国志愿者:进步与差距[J];世界知识;2008年14期
5 李国荣;;川东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现状与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6 沈小红;;有效整合志愿者资源 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J];北京观察;2009年03期
7 阿非;;在废墟上舞蹈——一名志愿者的灾后重建见证[J];社会观察;2009年05期
8 俞慧斐;;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1期
9 盛洁;;和谐社会下志愿者的组织与管理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6期
10 万行明;;志愿者的玫瑰静悄悄地开[J];当代图书馆;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金普;;志愿者机制在民间保护长城中的意义刍议[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4期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专刊)[C];2008年
2 廖仲明;;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组织与成长[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刘敏;;加强中国志愿者的常态化建设——“汶川”地震志愿者案例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钱永祥;谷云峰;;志愿服务:有品质的生活——改革开放与杭州志愿服务的发展[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栏撰稿:许群 潘一峰;志愿者:爱心的背后有“寒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郭敏;我市掀起注册志愿者活动热潮[N];安阳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杨颖;让我们都来做志愿者[N];保定日报;2006年
4 史菊红 顾生庚;志愿者今年将开展十大系列活动[N];常州日报;2006年
5 南京日报记者 王茸 通讯员 唐铭;志愿者:帮助别人,自己也很快乐[N];南京日报;2006年
6 汝彩 洪海 丹平 立欣;唐海成立廉政文化建设志愿者协会[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7 翁巍 陈晓春;百万志愿者同唱爱心一首歌[N];新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衣琼;我省志愿者在册人数近50万[N];贵阳日报;2007年
9 常亮亮邋首席记者 郑锐;鹤城注册志愿者5万[N];齐齐哈尔日报;2007年
10 董博邋实习生 张辰宸 本报记者 刘颖 郭莹;我们身边的志愿者[N];吉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燕凌;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道香;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静;助残志愿者志愿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蓉;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汪峦;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忠诚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刘世君;优势视角下的上海M区世博志愿者培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丹;大型活动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7 杨雪莲;机关志愿者管理制度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田昭;心理授权对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激励作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孙齐鹤;高校志愿者在大型活动中组织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张雅林;志愿者活动有效激励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2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55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