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环境风险的自主规制——以实现风险最小化为目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宏;;实质理性下的形式理性:《德国基本法》中基本权的规范模式[J];比较法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宏;;限制的限制:德国基本权利限制模式的内在机理[J];法学家;2011年02期
2 王群;刘明达;;我国的环境法律责任形式分析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年10期
3 郝敏;魏雪飞;;浅析循环经济法制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4年10期
4 胡帮达;;中国核安全法制度构建的定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王雪梅;;中欧环评公众参与机制的比较与立法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邓可祝;;邻避设施选址立法问题研究——以邻避冲突的预防与解决为视角[J];法治研究;2014年07期
7 徐以祥;刘海波;;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法律责任立法的完善[J];法学杂志;2014年07期
8 赵宏;;规范宪法的困境与未来——兼论如何克服司法审查缺失下的宪法实施困局[J];比较法研究;2014年04期
9 姚心红;;论环境行政处罚权[J];才智;2014年14期
10 姚易寒;;盖然性理论在环境侵权举证责任下的适用[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薇;;论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财产权[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慧囡;;论生态文明下的《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修改[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牛彦坤;;“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法理分析[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杨梅;;企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耿保江;;从环境法体系看《环境保护法》的定位[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宁清同;;生态权视野下的《环境保护法》修改[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唐绍均;娄晓阳;;我国进出口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制度的新立与善用[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杨泉;;试论在环境保护法中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刘鹏;王干;;我国农田土壤环境保护法治路径研究[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4年
10 吴迪;;水权理论下《水污染防治法》的重构探析[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岩;论法律推理中的司法理性[D];吉林大学;2008年
3 唐孝辉;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制度构建[D];吉林大学;2014年
4 孙乐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权益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孙磊;环境相邻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杨启乐;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祥伟;中国环境法研究整合路径之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陈奕彤;国际环境法的遵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王昌森;关于构建环境规划法的思考[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贾宝金;我国《海岛保护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扬;我国稀土资源“乱象”引发的法律思考[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托合提姑丽·沙比尔;喀什市吐曼河水质变化特征及污染控制对策[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3 连刚;节能自愿协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胡婷;物权的环境保护功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马宇佳;环境行政代履行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6 陈建梅;论美国《超级基金法》对中国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柯;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完善[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徐梦梦;我国内陆核电项目选址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D];宁波大学;2013年
9 陈昊;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李坤辉;论我国农业旱涝防灾减灾法制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云舫;王忠郴;;城市环境风险程度排序的模糊分析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1期
2 牛庆燕;;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风险及其防范[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3 何理,曾光明;考虑随机挠动因素的水环境风险模型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4 张玉青;环境风险预测数学模型[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郭永龙,刘红涛,蔡志杰;论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及其评价[J];地球科学;2002年02期
6 徐敏,曾光明,黄国和,何理;非线性随机水环境风险模型[J];水利学报;2005年01期
7 胡庆年;;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经济确定法方法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2006年04期
8 朱俊;周树勋;陈通;;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加强对环境风险的管理[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05期
9 刘宏立;李强;;汽车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环境风险事故后果评价[J];环境科学导刊;2007年05期
10 段辉;陆磊;徐艳;;兽药生态变化及其对环境风险的研究进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宪民;;论环境风险及其规避[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王宪民;;论环境风险及其规避[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3 苏颖;张珞平;张冉;;九龙江流域营养盐流失的环境风险初步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杨洁;周鲸波;;工业园区水环境风险识别方法研究[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5 蒋继伟;;加强对环境风险的管理[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赵娴;;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环境风险预防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7 杨娅;房明;顾伟伟;杨竞佳;;环境风险图形化管理平台[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8 史明萍;;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环境风险——以气候变化为侧重[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9 杨丽娜;王世进;;论环境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构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10 马祖毅;;关于强化港口化工区环境风险防范的思考[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木佳;化工石化业存在严重环境风险[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秀凤;建厂之初的环境风险怎么防?[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重点企业环境风险检查启动[N];石狮日报;2010年
4 耿立东;构建环境风险科技交流平台[N];中国环境报;2012年
5 唐彬;移除环境风险 公共部门当有作为[N];东莞日报;2014年
6 记者 张佩颖;水域石化化工行业布局性环境风险突出[N];中国企业报;2006年
7 顾瑞珍 卫敏丽;环保总局公布环境风险排查结果[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记者 孙秀艳;各大水域均有较严重环境风险[N];人民日报;2006年
9 姚朔昂;我省展开环境风险排查[N];四川政协报;2006年
10 特约记者 马井生;大港石化全力削减环境风险[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建国;TiO_2光催化处理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及环境风险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健;畜禽粪便源环境风险物质在土壤中的变化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令国;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环境风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荆春燕;环境风险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环境风险”的设计与开发[D];南京大学;2011年
3 朱柳yN;建构论视角下环境风险的社会呈现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赵海英;论环境风险防范原则及其制度实现[D];重庆大学;2014年
5 祁洁;环境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构建[D];重庆大学;2009年
6 张静;转型期我国环境风险不平等与风险分配[D];南京大学;2012年
7 陈刚;基于评价理论的环境风险感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李栋;环境风险议题建构与互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璞琼;环境风险防范原则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士萍;论环境风险防治中政府责任的强化[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62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56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