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行政法规制
发布时间:2017-03-27 11:08
本文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行政法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用地日趋紧张,这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同时科技的发展也恰好给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带来可能。但是从整体上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缺乏全国性的法律规定,各地方的规定或者过于粗略,或者无法统一。地下空间从结构上看,一部分是与地表紧密相连的浅层地下空间,另一部分则是普通开发少有涉及的深度地下空间。从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浅层地下空间仍被当做依附地表的传统物权客体,其使用权被划归于建设用地使用权而作为一种传统的用益物权。但明显的是,随着深度地下开发能力的提高,深度地下空间已然超出地表的束缚,可以独立作为物权客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借鉴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地下空间立法方式,尤其是学习日本深度地下开发的实践经验。同时针对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地下空间权属性质上的探讨,我们需要从现有的法律中探寻适合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制度。最终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取得、地下空间利用许可、登记、管理等专门的行政事项,构建出完整的法律配套制度,以实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地下空间 资源利用 法律性质 行政法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D922.29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现状8-9
- (三)研究方法9-10
- 一、地下空间的基本理论10-20
- (一)由最高法院行政指导案例引发的思考10
- (二)地下空间的涵义10-15
- 1. 地下空间的概念与价值10-12
- 2. 空间权性质的分析12-15
- (三)地下空间利用的域外实践15-17
- 1. 台湾地区地下空间立法经验15-16
- 2. 日本地下空间利用经验16-17
- (四)地下空间作为资源的主要特点17-18
- 1. 地下空间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17
- 2. 地下空间与地表的关联性17
- 3. 地下空间利用的交叉性17-18
- (五)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几种主要模式18-20
- 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法律问题20-25
- (一)我国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现状20
-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立法空白20-22
- (三)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产权问题22-23
- (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管理的混乱23-25
- 三、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取得制度的探析25-29
- (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公用限制”25-26
- (二)“公益事业”的认定26-29
- 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许可制度29-35
- (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许可的性质29-30
- (二)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的方式30-33
- 1. 传统行政审批出让方式30-31
- 2. 新型市场化出让方式31-33
- (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许可制度建构33-35
- 1. 地下空间工程规划许可33-34
- 2.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许可34-35
- 五、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登记制度35-39
- (一)城市地下空间登记的现状及问题35-36
- (二)城市地下空间登记规则的建构36-39
- 1. 地下空间的登记类型37
- 2. 地下空间使用权登记种类37-38
- 3. 地下空间登记的特殊要求38-39
- 六、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管理制度39-43
- (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制度39-40
- 1. 建立规划法律制度39
- 2. 完善地下空间规划配套制度39-40
- 3. 协调地下空间规划与环境保护40
- (二)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制度40-43
- 1. 建立统一管理模式40-41
- 2. 完善信息共享制度41
- 3. 加强地下空间设施运营管理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7-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解君,顾冶青;宪法构架下征收征用制度之整合——关于建构我国公益收用制度的行政法学思考[J];法商研究;2004年05期
2 刘保玉;;空间利用权的内涵界定及其在物权法上的规范模式选择[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姜爱林,欧阳春青;论土地使用权出让中的协议问题[J];河北法学;199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行政法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