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0:13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环境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国将可持续发展定为我国的国家政策,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政府是环境的保护者与管理者,因此对于环境的污染、生态的损害以及相应的改进整治具有相应的职责。我国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在立法中都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尤其是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对其做了较为详实的规定,各地也规定了可行的环境责任目标考核制度、环境审计制度、环境问责制,从而真正落实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但是这些内容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目标考核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成熟;第二,地方政府环境审计制度不完善,如法律依据不足,审计主体不明确,审计技术水平低等;第三,地方政府环境问责机制不规范,如问责主体不明确,问责客体之问权责不清,问责范围不全面,问责程序未实现法制化,问责方式较少等。美国、日本、俄罗斯等西方国家在地方政府环境责任方面的立法理念与实践经验证明,要落实政府环境责任,重在制度约束。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第一,健全完整的政府环境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完善其考核体系;第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环境审计的法律框架,加强审计工作与相关制度间的协调;第三,完善环境问责制,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程序与问责方式来完善我国环境问责机制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地方政府 环境审计 环境责任目标考核 环境问责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课题研究背景10-11
- 1.1.2 课题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16-18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6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6-18
- 2 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概述18-27
- 2.1 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内涵的界定18-20
- 2.1.1 政府责任的内涵18
- 2.1.2 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的内涵18
- 2.1.3 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的定义18-20
- 2.2 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的内容20-23
- 2.2.1 政府环境目标考核制20-22
- 2.2.2 政府环境审计制度22-23
- 2.2.3 政府环境问责制度23
- 2.3 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的必要性23-27
- 2.3.1 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绿色政府的基本要求23-24
- 2.3.2 加速转换经济发展模式的客观要求24
- 2.3.3 保障以及改善民生的内在需要24-25
- 2.3.4 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方式25-27
- 3 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7-37
- 3.1 我国有关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立法概况27-30
- 3.1.1 国家层面的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立法概况27-29
- 3.1.2 地方层面的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立法概况29-30
- 3.2 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的具体实施概况30-33
- 3.2.1 环境责任目标考核制30-31
- 3.2.2 环境审计制度31-32
- 3.2.3 环境问责制32-33
- 3.3 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存在的不足33-37
- 3.3.1 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目标考核制的不完善33-34
- 3.3.2 地方政府环境审计制度的不完善34-35
- 3.3.3 地方政府环境问责机制不完善35-37
- 4 国外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概况及借鉴37-41
- 4.1 国外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概况37-40
- 4.1.1 美国的立法与实践37-38
- 4.1.2 日本的立法与实践38-39
- 4.1.3 俄罗斯的立法与实践39-40
- 4.2 国外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对于我国的借鉴40-41
- 4.2.1 建立了环境问责制40
- 4.2.2 有健全政府环境责任的监督体系40-41
- 5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的对策41-46
- 5.1 完善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目标考核制41-42
- 5.1.1 完善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目标考核立法41
- 5.1.2 健全考核体系41-42
- 5.1.3 完善环境目标责任考核措施42
- 5.2 完善地方政府环境审计制度42-44
- 5.2.1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环境审计体制43
- 5.2.2 构建政府环境审计的法律框架43
- 5.2.3 加强政府环境审计与绩效考评等相关制度间的协调43
- 5.2.4 加强政府环境审计队伍建设43-44
- 5.3 完善环境问责制44-46
- 5.3.1 明确问责对象44
- 5.3.2 完善问责的方式44-45
- 5.3.3 健全环境问责程序45
- 5.3.4 加大环境问责力度45-46
- 6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1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康建辉;李秦蕾;;论我国政府环境问责制的完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04期
3 王芸;黄艳嘉;;中外生态审计制度与实践的比较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张蕊;;地方政府责任与问责制中的制度困境[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J];中国环保产业;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培培;;《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建议——环境制度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继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轶珍;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2 熊超;我国地方政府环境责任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