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03:53
【摘要】:二十世纪下半叶,生物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农业遗传资源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价值开始凸显。农科公司和科研机构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搜集农业遗传资源,但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合理,遗传资源提供者与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遗传资源提供者对遗传资源开发者廉价或者无偿索取遗传资源的行为越发不满,要求在遗传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获得公平合理的补偿,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对构建农业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的讨论。我国农业遗传资源极其丰富,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农业历史中培育出众多优良的动植物品种。但由于现行法律缺乏对农业遗传资源提供者贡献的认可,导致目前农业遗传资源提供者的劳动无法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这种现状激化了我国遗传资源提供者与开发者之间的矛盾,打击了农业遗传资源提供者从事育种改良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构建农业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通过明确农业遗传资源权属、完善惠益分享程序来保障农业遗传资源拥有者的利益,进而促进我国粮农产业的发展。为此,本文拟遵循由提出问题到现状考察再到制度构建的思路,对我国农业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的构建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农业遗传资源相关定义的解释入手,探究农业遗传资源问题的历史演变;其次,通过介绍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案例,分析我国在农业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再次,考察涉及农业遗传资源的国际公约以及其他国家有关农业遗传资源的立法成果,为我国构建农业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提供参考;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问题,从明确农业遗传资源权利内容、完善惠益分享程序等角度提出构建我国农业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4
本文编号:2736257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建勇;薛达元;赵富伟;;《生物多样性公约》获取与惠益分享议题国际谈判动态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年04期
2 钭晓东;黄秀蓉;;当“现代的利益博弈”转向“传统的遗传资源领域”——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惠益分配失衡的深层根源及其矫正原理研究[J];法治研究;2015年02期
3 徐衫;;对生物剽窃国内法律规制的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4 师晓丹;;我国专利法保护遗传资源的局限性与出路——以《名古屋议定书》为参考[J];知识产权;2014年05期
5 钭晓东;;遗传资源新型战略高地争夺中的“生物剽窃”及其法律规制[J];法学杂志;2014年05期
6 王艳杰;武建勇;赵富伟;薛达元;;全球生物剽窃案例分析与中国应对措施[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7 刘亚军;马旭;;国际法治语境下遗传资源惠益分享规则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6期
8 俞金香;陈一龙;;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目的确立——以农业遗传资源法律概念的界定为切入点[J];法制与社会;2013年01期
9 方浩长;王楠;胡蓉蓉;;利用《专利法》促进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J];南方论刊;2012年10期
10 李鹏;;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问题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年10期
本文编号:2736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36257.html